第六章 (第2/3页)
训练若是抽调人手多少有些不方便便道:“不知陛下可否在禁军中给臣抽调部分将士。臣的必胜营现在实在抽不出人手。”
“不行。”李疆还没有回答句郗便抢先否定了秦舒的意见道:“禁军与必胜营各不统御若是将禁军调归秦将军差遣只怕会引起禁军诸将的不满。”
李疆本想说禁军将领不敢不满却见句郗暗暗向自己使眼色顿时醒悟过来。秦舒如今已经执掌必胜营若再参合到禁军中则大充两大精锐都成了他的下属。从开国以来大充朝廷一直都比较防备将领拥兵专权。尽管秦舒只是这一次暂时借用禁军兵马也很不符合规矩。
经过句郗的提醒李疆没有立刻答应秦舒的要求而是想了想道:“这样吧。以桓延为正使秦舒为副使另再调禁军人马护送如何?”这样一来秦舒成了代表皇帝前往四川的使者即便在途中有权力指挥禁军却也并不是上级对下属的关系。果然姜还是老的辣李疆很轻松就化解了这个难题。
然后李疆又和褚良商议该如何对蜀国公进行赏赐安抚。金银财物自然是少不了又特旨将桓晨以公侯之礼安葬并且下旨给桓帆可以从其弟桓延之子中选择一人过继以继承蜀国公的爵位。不过皇帝也留了一手并不让桓延携子出京如果桓帆一旦要过继新的蜀国公世子又将留在京城作为人质。
商议妥当李疆便当场命人拟旨。圣旨还未写完林甫就带着桓延前来复旨。自从皇帝废除丞相一职新设六部以后兵部掌管全**事。太尉一职就形同虚设成了个有名无权的荣誉职位。再加上齐王妃之死对桓延打击极大从此称病在家不参与朝政。今天突然被皇帝宣召桓延才从箱底里拿出压着三年有余的朝服前来皇宫。
行完大礼李疆亲自上前将他扶起道:“卿家请病多时不来朝会。朕本该前往探望奈何国事繁忙迟迟没有机会。今日见到爱卿观爱卿气色不错看来病情已经大好。”
“托陛下鸿福。”桓延本来就没有病当然气色不错。不过下午听到的噩耗确实还是有些让他伤心。虽然桓晨与他并不时常见面但毕竟是血浓于水的亲侄儿。如今意外死在京城桓延怎么能不觉得悲痛?听到林甫宣旨桓延已经大概猜到皇帝召见自己的原因。但还是问道:“陛下召见微臣不知有何旨意?”
“呃……”李疆似乎觉得难以开口迟疑片刻才道:“令侄桓晨入京朝贡生了意外爱卿应该都听说了吧?”
桓延点了点头道:“微臣已经有所耳闻年轻人喝酒冲动原是寻常之事。不过臣听说那郭展从小生长在市井跟街上泼皮无赖无异。雍国公郭援居然派出这样的儿子入京面圣足见对陛下的不恭。郭展虽然已经伏法但还请陛下惩治郭援教子不严之过。”
“当然朕一定会下旨斥责。”李疆满口应承见执笔太监已经将圣旨写好便拿给桓延道:“世子身亡朕也相当悲痛觉得很对不起令兄。这些赏赐虽然微薄但希望能稍微缓解令兄丧子之痛以表达朕的歉意。”身为皇帝能说出这样的话已经算是相当忍让。
桓延先替兄长谢过之后才将圣旨大略看了一遍。里面写的赏赐确实很丰厚已经是皇帝所能做到的最大让步。桓延当然明白皇帝之所以这样只是因为害怕兄长造反。看完以后便又恭恭敬敬地将圣旨还了回去却并不表任何评论。
李疆也不会去问赏赐够不够只是道:“爱卿朕打算派朝廷重臣代朕前往成都安抚令兄。思来想去觉得满朝文武之中以爱卿最为合适。不知爱卿可愿代朕走一趟?”
“微臣愿意。”桓延根本找不出理由拒绝只好行礼领旨。李疆便将刚才的圣旨交还到他手上道:“那爱卿就回去准备吧。明日早晨自有禁军护送世子灵柩返回成都。另外孟公主、秦都督将随爱卿出京一路上就有禁军保护爱卿的安全。”
桓延领旨谢恩之后便告退回府。秦舒没有想到自己刚回京城不久就又要离开。正打算也告退回家收拾准备。却听内侍入内禀道:“陛下奔雷大将军雷勖求见。”
自从出事之后李疆更关心的是蜀国公这方因为桓帆一旦造反将会举国震动。至于郭援李疆相信他不会谋反所以对在京的雷勖几乎都忘在脑后。现在听到他在外面求见李疆才记起郭援这边的人也需要朝廷安抚。不禁苦笑着向众人扫了一眼道:“又一个讨债的。”然后便示意内侍请雷勖入内。
雷勖大步走进殿内行礼参拜将身上盔甲振得“哗哗”直响。李疆等他行完礼后仍是亲自将他扶起道:“郭展之事朕觉得十分抱歉……”正准备将安抚桓延的话再拿出来对着他说一遍。
但才说了这么几个字雷勖就打断他的话道:“陛下郭展有这样的下场是他咎由自取与陛下无关。”
李疆惊的张大嘴巴半响没有说出个字。看雷勖脸上的神情不像是在说谎不禁握住他的手道:“难得爱卿能有这样的度量真是让朕感到欣慰。”但又有些担心地道:“只是不知道雍国公心中会是什么样的想法。”
雷勖立刻答道:“微臣回长安之后一定将事情的经过如实禀告国公。臣相信国公是明白事理之人绝不会对朝廷和陛下心存怨恨。”
“好。”李疆现在除了说好实在不知道该这么表达。雷勖作为雍国公麾下举足轻重的将领他的意见足以代表雍国公部下几万将士。就算郭援真的有什么不满只要雷勖还忠于朝廷那李疆就太放心了。
召见雷勖可以说是李疆今天最开心的一件事情。又说了些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