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2/3页)
倒道:“弟子薛瑜见过师尊。”
秦舒知是屋内师尊正在抚琴也急忙跑到屋前跪下道:“弟子秦舒拜见师尊。”
琴声悠扬意境绵长一曲终了。才见一名老者从竹屋内出来道:“你们都回来了?起来吧。”
刚才师兄妹三人在一起的时候有说有笑。但见到老人后都神色恭敬不敢丝毫嬉笑便是诸葛芸是必恭必敬地站在一旁。薛瑜、秦舒二人闻言起身秦舒才道:“师尊刚才一曲《卧龙吟》意境悠远闻之心旷神怡远古人。”
老者淡淡一笑道:“此曲意在龙隐于野远弃功名利禄。为师所奏不过徒具其形不具其神。”
秦舒答道:“龙隐于野是未遇风云。一旦风云际会必然龙鸣于九天之上盘旋于天地之间。”
“说的好。”老人笑着点了点头对诸葛芸道:“你去准备饭菜。”然后又对着薛瑜、秦舒道:“你们两个随为师进来。”说完便先转身进屋。
诸葛芸趁着老人转身之际冲着秦舒吐了吐舌头似乎是在嫉妒他会说话。秦舒却没有理她而是和薛瑜一前一后跟着老人走进房间。
房间不大陈设也极其简单都是些竹制的桌椅。只有正中墙上挂着一副画像。上面画着个老者坐在四轮车上手摇羽扇指点江山。薛瑜、秦舒二人都快步走到画像之前焚香行礼。
“都坐下吧。”老人等二人落座后才道:“芸儿脖子上的白貂围脖价值连城非达官显贵之家不能有。瑜儿看来你在蜀国公府中很受器重。”
薛瑜急忙起身道:“全赖师尊教导弟子才能有今日。”
“你先坐下。”老人摆了摆手又道:“为师若是看的不差芸儿的那双手套乃是白狐皮所制。白狐百年难得一遇纵有家财万贯权势熏天若非机缘巧合也未必能得其毛皮。为师记得当年李疆代汉自立便是猎到一只白狐自以为天降祥瑞。能有这等贵重礼物舒儿楚王李昌待你可算不薄啊。”
“回禀师尊。”秦舒起身道:“那双手套并非楚王所赠乃是皇帝得知弟子要为师尊贺寿才赏与弟子的。”
“李疆给的?”老人显得有些意外随即又笑道:“你有平乱大功他自然该赏你些好东西。”、
秦舒笑了笑答道:“以弟子之见恐怕是皇帝因弟子的缘故觉得师尊更是世外高人所以想借弟子之手将这双手套送与恩师。以此打动恩师出山为朝廷效力。”
“恩。”老人点了点头哈哈笑道:“可是区区一双白狐手套又岂能入为师双眼。”
“正是。”秦舒马上接口道:“所以弟子便送给小师妹了。”
“你呀。”老人看了看秦舒笑道:“说话是越来越圆滑了。废话少说你们下山已满三年就给为师说说都有什么见解收获吧。老大你先来。”
“是。”薛瑜再次起身道:“弟子奉师尊之命前往成都投入蜀国公麾下。蜀国公桓帆乃大充四姓国公之又在天府之国的益州手控十万大军。既有山川之险又兵精粮足虽然表面上对皇帝必恭必敬实则早有不臣之心。三年前皇帝北征鲜卑受困赤城桓帆便借机夺占汉中若非皇帝及时与鲜卑议和返京说不定桓帆已经坐在洛阳的龙椅上。也正因为汉中事件皇帝对桓帆的戒心愈重密令雍国公郭援在长安操练兵马以阻塞桓帆出川之路。现在桓帆南结好于南蛮王孟鸠北交好于郭援内操练兵马外修缮关隘只等时机成熟便要奋力一击以夺取天下。”
“郭援?”老人沉吟片刻缓缓道:“郭家自其祖郭淮起便对李氏忠心耿耿绝对不会与桓帆勾结。当初郭家虽然与皇室没有血亲却能受封于长安正是要为大充王朝阻拦桓帆出川。郭援才干虽不及其父祖但却李氏的忠心却丝毫不减。桓帆想要将他拉拢结盟只怕诚为不易。”
“师尊说的是。”薛瑜又道:“但自从皇帝将郭援的爱女远嫁塞外给慕容胜为后郭援虽然嘴巴上不说心里却多少有些怨恨。当然单凭这点还不足让郭援转向桓帆。可雍国公世子郭鹏与其姐感情深厚常常对皇帝口出怨言。如果他能登上雍国公之位说不定就能让桓帆成事。”
“黄口孺子不足为惧。”老人摇了摇头转对秦舒道:“你呢在京城三年也说说看。”
“是。”秦舒早打好腹稿侃侃说道:“如今的大充虽然表面平静但实则暗潮汹涌。内有四姓国公尾大不掉特别是蜀国公桓帆反迹已露;外有鲜卑为患慕容胜能征惯战麾下又都是百战余生的精兵。这几年大充朝廷虽然也在努力练兵包括弟子也为皇帝训练了支必胜营但区区数年的训练总比不上那些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鲜卑士兵。只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