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章 (第2/3页)

要多多依仗葛大人呢。”

    吏部乃六部之职在官员的考核、任免权力极大。官职改革本来就是秦舒和李昌商议而定的焉能不知道其中的厉害?急忙行礼道:“在下见过葛大人。”

    葛琦年过六旬是在场几人中最长的人。头胡须全都白完了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他见秦舒行礼便微微抬了抬手算是还礼老眼半开半闭地看着秦舒道:“果然英雄出少年啊。秦护卫年纪轻轻就能立下不少功劳日后前途当不可限量。”

    “多谢大人吉言。”秦舒知道李昌向自己引荐这三个人都是大有用心的。褚良是出使鲜卑的副使北行之事他大都了解廷对时候皇帝肯定还是会向他垂询些事情。至于秦舒今日若能得到皇帝的赏识赏赐官职的话肯定会是武职那么就得多靠兵部、吏部的关照了。

    刚把这三人介绍完就旁边有人低声道:“尚书令冯大人到了。”接着便有不少官员向着新来的一顶软轿靠过去。虽然尚书令的职权比以前的丞相小了很多但毕竟名义上还是百官之所以他的到来还是能引起一阵小小的骚动。

    以李昌和身边这三个尚书大人的身份当然不会像那些小官吏一样跑过去行礼。李昌偏着脑袋低声向秦舒道:“尚书令冯钰原本是丞相府长史按说马杲谋逆他也应该受到株连。但父皇却觉得他才干不错而且未曾参与谋逆之事非但不曾降罪反而让他升任尚书令一职。百官为这事还向父皇争执过呢。不过”李昌瞟了其他三人一眼又用更小的声音道:“孤倒是觉得冯钰会不会父皇原先就安插在马杲身边的棋子?”

    想当初马杲谋反的时候只有儿子马则和门生陈飞参与其事而丞相府的属官却都未曾参与。可见身为长史的冯钰和马杲果然不是一条心现在又受到皇帝的重用其中的原委那也就不言而喻了。

    冯钰下轿后抱拳不住向两边的官员还礼招呼。见到李昌后急忙快步走过来施礼道:“下官见过楚王殿下。”

    “冯大人请起。”李昌急忙伸手虚扶然后道:“子逸还不过来见过冯大人。”冯钰只在四十上下正当壮年就能登上尚书令这个位置自然不是个简单人物。秦舒不敢任何轻视忙着见礼道:“在下秦舒见过冯大人。”

    冯钰点头示意道:“秦壮士不必多礼。”然后对着李昌等人道:“时辰差不多了我等还是准备列班入朝吧。”

    “好大人请。”李昌虽然口中这么说但他身为亲王班次尚在冯钰之前便也不必客气径自走在最前面其后才是冯钰、葛琦等人。李疆为防止皇子专权所以没有职务的闲散亲王都不用参议政事自然也就不用参加早朝。比如李昌今天若不是皇帝召见也大可以在王府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

    秦舒没有官职在身不能陪着百官列班而入只能站在午门外等候。这里也算是皇宫前殿秦舒倒不敢丝毫造次只能垂手侍立静静等候皇帝召见。过了不久果然就听里面又内侍尖声喊道:“宣秦舒进殿。”

    秦舒急忙整理衣衫缓缓走进午门登上百余阶梯进入金殿之内。他也不敢抬头乱看只能对着前方下跪行礼高声道:“草民秦舒拜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一个威严的声音在头上响起秦舒急忙谢恩起身。他虽然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但次参加早朝正式拜见位尊九五的皇帝心里难免还是有些紧张站起来后便觉得有些手足无措。

    李疆似乎看出他的紧张笑道:“秦壮士是第一见到朕?”

    秦舒恭声答道:“草民随殿下护送公主出塞的时陛下曾为殿下在城外摆酒送行。草民有幸在那个时候曾远远见过陛下的龙颜。”

    “既然见过那何必这样紧张?”李疆呵呵笑道:“抬起头来不要太过拘谨。”

    “遵旨。”秦舒上次只是远远地望了李疆一眼并没有看清楚他的相貌。现在有机会看看皇帝的样子秦舒便如言抬起脑袋向上看了去。李疆身着衮龙袍端坐在龙椅上虽然是面带微笑但自有一股帝王的威严。

    “果然是一表人才。”李疆点了点头似乎对秦舒比较满意然后又道:“当初在平定马杲之乱中秦壮士便立有大功。朕只道你是世外豪杰不愿居于庙堂之上便只让皇儿赐了你金银财物。后来又听说你在皇儿府上效力朕本有心召见但朝廷正直多事之秋此事便一拖再拖直到今日朕才得见秦壮士少年英姿。”

    秦舒急忙道:“陛下日理万机草民些须微功怎敢劳陛下挂心。”

    “秦壮士过分谦逊了。”李疆复道:“朕听皇儿说你跟随他出使鲜卑又立了不少功劳。今日当着百官的面不妨给朕讲讲鲜卑一行如何?”

    秦舒知道李昌让自己上殿面君最主要的目的就在于此。当下也不推辞开口道:“那草民就斗胆了。”然后便从出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