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第2/3页)
责殿下固然是要提醒殿下不可结党但最重要却是想让殿下觉得这件事乃是陛下自己的意思而不是晋王献计。因为陛下担心殿下与晋王之间会为了这件事而产生隔阂、争斗。陛下宁愿让殿下怪他也不愿意让殿下对晋王心生不满意可见其良苦用心是实在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儿子再为了太子一位争的你死我活。”
这一席话说的李昌半响无语良久才道:“孤确实有负父皇圣恩。”
“所以殿下现在就不要和晋王争。”秦舒微微笑道:“晋王若越是争的厉害就越会失去陛下的宠爱。属下只送殿下十个字‘争即是不争不争即是争’。何况雍国公之女虽然没有嫁给殿下但是远嫁鲜卑也绝非雍国公之本意。将心比心陛下不愿意女儿远嫁雍国公就愿意么?他若是知道此计乃晋王所献必然心怀怨恨对殿下也是大大的有利啊。”
李昌点了点头道:“子逸金玉之言孤定当谨记在心。”
秦舒想了想又道:“属下还有两件事殿下若是做了必然能讨陛下欢心。”
李昌对他几乎是言听计从急忙问道:“哪两件事?”
秦舒缓缓伸出手指道:“其一废太子神智不清但在太医的精心治疗下已经大有好转只是与常人比起来显得有些痴呆。他虽然被废但总是皇子的身份。自从齐王死后陛下对他多少心怀愧疚。殿下若是能奏请陛下册封废太子一个亲王爵位既能让陛下稍减愧疚又能体现出殿下友爱兄长之心。”
“不错。”李昌连连点头道:“孤这几次入宫探望母后。母后提起大哥之事总是唉声叹气若能给大哥一个亲王爵位母后也会心安些。那么第二件事呢?”
秦舒又道:“与第一件事如出一辙皇十子梁王李霸因为齐王之事受到牵连不仅削了亲王爵位而且被圈禁在府。殿下若是替他在陛下面前求情陛下应该也会开恩释放。梁王与秦王一母同胞素来要好殿下一举就结好了这两位亲王。而且他们生母容妃在宫中地位仅次皇后与德妃。日后若是德妃主掌中宫殿下在宫内也需要有人说话才行啊。”
李昌仔细听来不禁叹服道:“子逸这两件事虽然看上去简单但却实在是帮了孤的大忙。这样孤不仅讨好了父皇、母后、容妃、两位皇弟便是那些太子和齐王以前的旧属也都会暗中感谢孤。孤明日早朝的时候就向父皇禀明这两件事。免得时间长了让老五抢了先。”
秦舒暗笑李昌已经成了惊弓之鸟生怕再输给晋王不过以晋王的心机只怕也会很快想到这两件事上。秦舒便道:“殿下说的不错此事越快越好。时候不早了属下先行告退。”李昌想了想也没有什么再要询问的便亲自送他出门。
次日早朝李昌按照秦舒的意思将废太子和梁王之事上奏。李疆果然龙颜大悦深赞李昌贤德。并且下诏册封废太子李建魏王恢复梁王李霸的亲王爵位。
散朝之后李昌又前往内宫向皇后问安。在宫门口正好遇到雍国公郭援才恍然记起父皇交代“先吹吹风”的差事还没有办好。
郭援也老远就看到了李昌他这次入京来确实是专程嫁女儿的。但先目标不是李昌而是曾经深受皇帝宠爱的齐王李吉。当初他在太子案中力保太子也就是和皇后达成了默契只要能保下太子皇后就向皇帝进言将他女儿嫁给齐王。可世事难料皇后还没有来得及说这事齐王就被皇帝给赐死了。郭援在失望之余也不禁庆幸幸好没有着急不然女儿就成了望门寡。
不过女儿已经送到京城来了郭援也就没有打算再一路送回长安。见到楚王李昌受到皇帝重用心思又活泛了起来。李昌虽然不是皇后嫡出但也是皇后一手养大而且在太子和齐王两案中表现极佳很得帝后的赏识。最可贵的是李昌的正妃出身低微而且还无所出如果自己的女儿嫁过去再生个皇孙。日后若是李昌登极为帝女儿极有可能母仪天下。所以郭援才会不计侧妃的名分让儿子郭鹏亲自前往说成这门亲事。
“微臣见过楚王殿下。”郭援这个未来的女婿是越来越觉得不错脸上也洋溢着笑容。他今天来求见皇后一是问安二也是旧话重提希望能尽快把这婚事办了。
李昌当然知道郭援笑容中包含的意思可惜这件天大的好事已经被人破坏无遗他很想现在就跟郭援说清楚揭穿晋王李茂的险恶用心。但转念又想反正郭援马上也就要知道此事自己何必还要亲口告诉他徒惹生气?于是含笑还礼道:“千岁免礼孤正要向母后问安。不知千岁入宫又有何事?”
郭援笑道:“微臣正是见娘娘病情久不能愈所以想奏请娘娘早日主婚冲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