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第2/3页)
桓延被夫人的哭声弄得心烦意乱不住在房中来回走动对着芹儿道:“你还有什么隐瞒的?齐王为什么一定要置芳儿于死地?”
“奴婢真的不知道。”芹儿连连摇头道:“但这些年殿下对小姐一直十分冷淡……”然后就开始叙述桓王妃嫁入王府后遭受的种种冷遇。
戚夫人听得越伤心不住道:“我那苦命的女儿啊……”等芹儿说完以后戚夫人突然道:“这门亲事是皇后娘娘定的我在就进宫去找娘娘评理……”
“站住。”桓延猛然喝道:“谁也不许将这件事禀告皇后。”戚夫人被他这一声大喝吓得愣了半响才又呜呜哭了起来问道:“你为什么不让我去?”
桓延长叹一声颓然坐在木椅上。他并不是不想去救女儿但现在太子失势。正是齐王入主东宫的大好机会如果将这件事情闹大捅到皇后那里。齐王必然大失皇帝、皇后的宠爱对登上太子之位十分的不利。桓延并不知道齐王加害女儿的原因只道是夫妻两人闺中不合没有必要为了这些小事将眼前的大好形势断送。他跟着齐王为了太子之位谋图多年怎么能忍心功亏一篑?
“老爷去救救小姐吧。”芹儿与桓王妃情同姐妹见老爷始终不一言便又哀求道:“您再不去只怕小姐……”
“我去!”桓延霍然起身沉声道:“老夫现在就去齐王府中把芳儿接回来。”
“老爷老爷。”桓延还没有动身便见管家一路小跑进房道:“老爷齐王殿下派人前来报丧。王妃她她已经病逝了。”
戚夫人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晕厥过去。芹儿又急忙抢上去搀扶不住喊着:“夫人、夫人。”房间里顿时显得杂乱起来。桓延又跌坐回椅子上半响没有出声。
“老爷。”管家小心翼翼地问道:“老爷是不是该去王府安排下王妃的身后事?”
“我去我自然要去。”桓延冷笑两声厉声道:“去将本官的盔甲取来。”
“老爷这是要……”管家本来还想再问却被桓延双眼一瞪吓得赶紧闭上嘴巴去取盔甲。
等桓延穿戴整齐后戚夫人也醒了过来见桓延如此惊问道:“老爷这是要干什么?”桓延冷然道:“芳儿死的蹊跷老夫总要为她讨个说法。”说完以后提着佩剑出来。管家早点好了府中亲兵百多人浩浩荡荡奔着齐王府而来。
再说彭林没有能够完成任务回到王府向李吉复命。李吉得知芹儿被桓延所救料想桓延不久便要来接女儿回府。唯恐桓王妃醒转以后将他与太子妃之间的丑事说出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在桓王妃饮用的药物中多加了一味直接送妻子走上黄泉路。
桓王妃死后李吉一面派人四处报丧一面匆忙将王妃的尸体收敛入棺然后就在王府中设起灵堂。太子被废齐王入主东宫几乎成了铁定的事实所以听到齐王妃病故的消息京城大小官员都匆忙赶往齐王府唯恐落在别人后面失去这个未来储君的宠爱。
李吉也身着素服亲自在灵堂想来往的客人致谢。楚王李昌看着二哥满脸的悲切不禁心中暗骂以前只知道老二武艺高强想不到这演戏的功夫也是一流。他早从秦舒的口中知晓齐王府中所生的一切缓缓走到桓王妃的灵前焚香告拜。默默念道:二嫂若是在天有灵千万不要怪罪小弟要怪也只能怪二哥狠心。
李昌祷告完毕又走李吉身前宽慰道:“人死不能复生二哥请节哀顺便。小弟明日朝见的时候一定让父皇狠狠惩治太医院的那群废物为二嫂出气。”李吉行礼致谢哀叹道:“三弟不必如此那些御医也都尽力了。只怪芳儿命薄唉……”
李昌心中冷笑嘴巴上却尽拣些好话来安慰李吉。两兄弟正说话间就见彭林匆匆跑进来道:“殿下太尉大人带着府上亲兵气势汹汹地奔着王府来了。”
李昌虽然明白是怎么回事但却故意惊道:“桓大人这是想干什么?”
其实李吉早就考虑过桓延听到王妃死讯后的反应认为桓延平日对自己言听计从。只要自己找个时间亲自登门解释许以高官厚禄必然能将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却没有想到桓延会这么快就带着人前来。
李吉毕竟是做贼心虚只好对着李昌道:“既然是桓大人前来为兄就先失陪了。三弟请自便。”说完匆匆一礼便带着彭林去大门迎接桓延。李昌自由下人引到偏厅与前来吊唁的官员一起用茶。
李吉刚到王府正门就见桓延满副披挂而来。才恍然记起自己这个岳父虽然平日看着老迈昏聩但毕竟是将门之后。十余年前也是驰骋疆场的猛将。李吉心中突然升起了一阵不祥的预感可能这次自己犯下的错真的再难以弥补了。
等桓延下马之后李吉立刻走上前去道:“大人怎么这身装束前来?”桓延虎目一瞪道:“老夫前来只是为了要回女儿。”
李吉知道来者不善又不敢过分逞强只好道:“芳儿病逝孤的心里也十分难受。大人……”桓延挥手打断李吉说话指着门口道:“三年前老夫亲自将女儿送入此门。今日殿下若不能将女儿毫无损地送出来休怪老夫不客气。”
彭林在后见主子受气大声喝道:“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