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3/3页)
光过来急忙将脸转开心中明白皇后必然把他当成马则的幕后指使者。可李吉虽然一心想致兄长于死地但刚回京城哪里有时间去天牢与马则串通?所以心里也十分惊讶于马则的证词却又不能明白地站出来说马则与自己无关只好将脸转开假装没有看到皇后的眼光。
却不知越是如此桓皇后心中越是怀疑李吉但苦于没有证据以自己的身份又不好明着帮太子说话只好再向雍国公郭援使眼色求助。雍国公郭援这次入京除了因为皇帝被困之外还有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而这件事情也需要皇后的大力支持所以他在得到桓皇后暗示之后便在皇帝面前极力保全太子。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马则会突然指出太子才是主谋情形急转直下。郭援又不好立刻改口只得奏道:“陛下此等谋逆大事料想主谋之人不会太过张扬知道内情的必然只有少数几人。现在马杲父子说法不一不如暂时将此事放下等再多搜集人证再作处置不迟。”
“郭爱卿说的极是……”李疆也被马则突如其来地几句话说得难辨真假正要打算按照郭援的意思暂时将这事放下。却见一直不曾开口的楚国公关彝突然站了起来道:“陛下谋逆之罪乃十恶不赦之列而且又是当朝太子与百官之的丞相被牵连在内。这些天京城上下早已经风言风语臣以为此案还是应该早日定下结论免得百官私下猜疑有损朝廷威严。”
关彝虽然刚过而立之年论年纪恐怕是在场诸位大臣中最年轻的但他祖上乃是三国时蜀汉五虎上将之的关羽关云长。其父关统又是太祖皇帝李兰一手带大情同父子在李疆代汉之后受爵楚国公封地乃是除了南阳以外的整个荆州。虽然名次上排在傅俭、桓易之后但论封地之辽阔却是四姓国公之。而且荆州乃是太祖皇帝龙兴之地李疆能将此处封与关统也足见对关氏一门的隆宠。所以关彝开口之后李疆也点了点头然后问道:“只是现在马杲父子证词不一莫非爱卿有良策能分辨二人真伪?”
关彝微微摇头道:“微臣也是入京之后方由皇后娘娘口中知晓此事也不能分辨这父子二人谁所言属实。但臣以为不论太子是否此案之主谋都犯有大罪于法于理都不应再保有太子尊号居于东宫。臣斗胆请陛下废去太子尊号交付有司按律询问或者更能有助于案情展。”
关彝到了勤政殿一直没有说话没有想到刚一开口居然就是请皇帝废黜太子。虽然众人心中都明白这是迟早的事但被他第一个说出来难免还有有些震惊。至于李吉、桓延等齐王一党更是喜出望外没有想到平百多了这样的一个强援。桓延立刻出列道:“楚国公所言极是臣附议。”
以关彝的身份地位一旦表明立场对那些还在观望的太臣必然有着影响。更有甚者竟以为或者是关彝在私下与齐王达成了某种协定眼下的情况是太子的位置反正不能保全何必为他得罪齐王?于是又有好几人站出来附议。
不等李疆开口决断反是李建有自知之明以头触地道:“父皇儿臣忝居东宫多年上不能孝顺父皇母后告慰宗庙;下不能安抚百姓以安社稷反而犯下如此重罪实在无颜再居东宫还请父皇能准众臣所奏废去儿臣。”说得已是泪如泉涌不能自己。
李疆虽然早就有心将他废掉但毕竟是二十几年的太子事到临头竟有一丝不忍。看着李建的悔恨表情李疆也觉得鼻子有些酸可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没有回头路可以走只得道:“朕准关爱卿之奏。”目光在群臣中扫视一遍最后落在太傅贾模的身上道:“诏书就由贾爱卿草拟吧。”草拟诏书本是中书令之职但当初册立太子的诏书乃是贾模所拟而且贾模又曾是李建的授业恩师李疆让他去拟也是希望措词能温和一些。
贾模已经年过花甲多次向皇帝告老但都留中不也算是难得的恩典。但他没有想到原本该是在家享清福的时候得意门生居然会弄出这样一档子事。在太子被软件期间楚王李昌多次登门拜访虽然口中没有说什么。但贾模心里明白身为太子恩师又官居当朝一品只有有人别有居心自然能借此将他整垮。贾模已经老了没有当年的棱角而且膝下子孙满堂也不可能为了太子招来灭门之祸只好关门谢客对此事不闻不问。但今天皇帝亲自召见他却不得不来只不过来了之后不敢多一言。至于太子本人不论是保、还是废贾模都没有任何的意见。现在皇帝将草拟诏书的差事交待下来贾模也是淡淡地道:“老臣遵旨。”神色之间没有丝毫的变化。
李疆又看了太子一眼最后道:“李建被废朕特准他仍居东宫等案件查实之后再行迁出。只是此案关系重大还需选一人主持诸卿可有合适人选?”桓延向李吉看了一眼便打算上前请旨。桓皇后却抢先一步道:“陛下此事牵涉太子臣妾以为应选一皇子主持。”顿了一下又道:“楚王李昌品行端良处事公正稳重臣妾举荐他担当此任。”李昌监国期间在京城之中颇得人心而且在皇后面前竭力保全太子所以桓皇后第一个就想到让他来审理此案。
李吉顿时眉头紧皱再次想起当日在河内的时候秦王李坤所说的话如今看来果然不假。李昌通过这次平叛监国已经深得皇后的赏识再想起李昌曾在自己面前请求一同保全太子若让他担任此案的主审难保不会为了讨好皇后而从宽落太子。李吉遂上前道:“儿臣也愿为父皇分忧。”
桓皇后不由狠狠瞪了李吉一眼对自己的这个孩子她太了解了。只要看中的东西总会不择手段弄到手。看来这次不将太子打到万劫不复永不翻身的地步李吉是不会甘休的。
李疆在两人脸上看来看去终于开口道:“既然如此就让齐王与楚王共理此事。”等李吉、李昌谢恩之后便让众人告退。
等列位大臣散尽之后桓皇后才对着李疆道:“你明知吉儿与建儿不合怎么还让他主审此案?若是若是……”李疆却哼了一声道:“若是他敢借此陷害建儿朕难道会饶过他么?”随即面色缓和道:“但若他能秉公处理岂不是太子的最好人选?”桓皇后这才明白皇帝的用意但心中却不禁担心李吉会秉公处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