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3/3页)
什么?”
“父皇息怒。”李昌早吓得伏地请罪复从怀中拿出一道表章双手呈上道:“这是桓千岁呈与朝廷的奏折请朝廷委派官员前往汉中。”
李疆一生经历过多少的大风大浪等将桓帆的奏折看完心情也渐渐恢复平静。让李昌起身后将奏折递还与他问道:“你是怎么回复的?”
李昌必恭必敬地答道:“儿臣斗胆以朝廷的名义回复桓千岁请父皇恕儿臣擅专之罪。儿臣以为既然桓千岁已经占了汉中再派将官前往也不过是张浴的下场。如今鲜卑在外朝廷无暇南顾所以儿臣依照他的意思任命谭林为汉中太守领安西将军。”
“很好。”李疆点了点头看李昌的眼神中更多了几分欣赏道:“你做的很好。不过桓帆是怎么知道太子谋逆一事的?”
“这个儿臣也觉得十分奇怪。”李昌道:“儿臣自问消息封锁的十分严密便是京城的几位皇弟也只是知道太子犯错被软禁在府中对于谋逆之事都是一无所知。儿臣也确实不明白桓千岁在千里之外是如何知道的。”
“看来朕小看桓帆了。”李疆想了想又问道:“太子东宫有个侍读叫6云、6文龙的你可知道?”
李昌心中暗惊表面上却故意思考片刻才道:“父皇说的是不是写《千秋赋》的蜀中才子?”
“正是。”李疆点头道:“太子出事以后他在什么地方?你可知道?”
其实李昌早闻6云大名在太子事件后曾想要邀请其加入自己王府。可是6云在回绝他之后便突然失去踪迹。李昌再三打探都没有他的消息。现在只好如实答道:“儿臣疏忽并不知道6云的行踪。”然后又问道:“难道父皇是怀疑他将消息带给桓千岁?”
“他也是蜀人。”李疆有些惋惜地道:“6云入京之时朕就怀疑他是桓帆所派只是惜其才能所以留在东宫陪太子读书。现在看来朕还是错了。”说完又叹息一声道:“朕早知道桓帆不会甘于在西南偏僻之地度过一生。朕老了以后就要看你们兄弟能不能守住江山。”
“父皇……”李昌听李疆的语气中竟然有些萧索也不禁有些动情。再拜道:“若是桓千岁当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起兵谋反儿臣愿为父皇先驱挥兵南下与之决战。”
“你从未带兵打仗哪里会是他的对手?”李疆呵呵一笑突然觉得这个平日里并不显山露水的儿子确实有些不寻常之处。道:“不过朕给你的机会实在太少了。以后朕会多给你这样的机会让你历练历练。”
李昌知道自己今天的对答已经很受父皇的欣赏心中大为高兴谢道:“多谢父皇。”
李疆点头后觉得再没有什么可问的便道:“你今晚就在御营中休息明日再随朕一道入城。”
“是。”李昌领旨后便准备告退。李疆却突然想起一事又问道:“你母后可知道桓帆夺取汉中一事?”
李昌急忙答道:“母后因为太子兄长之事已经心力憔悴。儿臣不敢将此事禀报母后以免母后伤心。”
“很好。”李疆欣慰地看着李昌再次夸奖道:“你办事确实很谨慎。”刚要让他下去休息却听外面萧刚道:“陛下微臣有事禀奏。”
李疆遂召其入内询问何事。萧刚行礼奏道:“刚才微臣属下探子来报秦王、梁王两位殿下私下去了齐王殿下的营中。”
李疆立刻眉头紧皱沉声问道:“朕不是让他们回城待旨吗?”
李昌急忙道:“儿臣来的时候确实是让五弟带着他们回城。父皇知道十弟素来与二哥要好半年不见多半是想念二哥所以抗旨前来相会。还请父皇不要责怪。”
“老五?你让老五带他们回去?”李疆想起这个嗜好酒色的儿子不禁哑然失笑道:“老十向来都瞧不起他这个五哥肯定是不会听话回城的。罢了朕便过去看看他们三兄弟在叙什么旧。”
李疆刚走出御帐内侍总管林甫便迎上前问道:“陛下要移驾何处?”
“去齐王营中……”李疆话刚出口心念微动突然转头对李昌道:“算了。既然是你们几兄弟叙旧朕就不去扫你们的兴了。你也去见见你二哥吧。”
李昌没有想到父皇会突然改变主意见李疆的眼神中饱含深意只好道:“儿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