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九十四章 最后通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九十四章 最后通牒 (第2/3页)

庞大的股权交易初期预算的是二十亿美元由蓝茵科技公司和韩国三星公司共同承担。

    但是就是在这个股权交易的金额上却突然杀出了一匹黑马――日本三菱株式会社这个名字听起来似乎有些笼统不过三菱确实是一个横跨重工、电子、能源、金融等等领域的国际性集团所以看见它从半路突然杀出来的时候确实让人有些微微的惊讶。

    但是当我看到三菱刚一现身就挤进了索尼股权交易的竞价程序的时候我就知道它要干什么了。

    果然三菱的加入让原本毫无悬念的股票竞购活动变得有些波澜了起来它就像一剂强心针一样将原本疲软不砍的股价竞购指数用劲向上猛推了一把现在看起来已经不是可以用二十亿美元就摆平的了。

    「三菱怎么突然冒出来了?」李健熙在电话里仿佛百思不得其解一样的问我道。「难道三菱想趁着这个时候拣个现成的便宜?」

    「别着急先看看再说。」我一点也不上火的对李健熙说道。

    「可是竞价金额一直在涨啊我们原本的计划似乎行不通了。」

    「没关系让它去折腾吧。」我喝了一口水说道。

    「好吧如果你有了什么决定一定要在第一时间通知我。」李健熙拿我不急不慢的态度也没什么辄可想只好这样说道。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三菱多多少少是带有一些李健熙所说的那个意思的。不过在我看来三菱更多的是带着一种「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心思插进来一脚的因为三菱很清楚蓝茵和三星是吃定了索尼所以它才会肆无忌惮的和蓝茵抬起价来这样做的话三菱并没有什么坏处。

    一方面它可以抬高股价从而让蓝茵和三星不得不考虑更多的因素这样索尼也可以得到不少好处而更方便的是三菱可以灵活的选择是继续争下去还是突然撒手让蓝茵和三星吃个哑巴亏。

    另一方面如果蓝茵和三星准备不足而让三菱得手的话那三菱这个便宜可就拣大了。虽说蓝茵控制着世界上主流彩电的技术方向但是有了庞大而完善的索尼的全套彩电业务为新的基础谁也不能保证凭借三菱的技术它就不能弄出点名堂出来。

    本来如果不是蓝茵科技公司在游戏主机市场以及蓝茵和三星合作在世界彩电市场上双头遏制索尼到今天也不可能仅仅凭着二十亿美元就可以给索尼的全球彩电业务划上这个价格按照以前索尼基本的股票价格来计算蓝茵和三星想要达到今天这样的目的不付出五十亿美元是根本不可能的。想必三菱也是注意到了这一点才突然杀了进来。

    看来三菱对自己的技术实力还是很有信心的。不然它也不敢轻易的向蓝茵科技公司的「智能显示屏」技术起挑战。我估计三菱在技术上未必会达到这样的高度只不过是看到索尼身处此种尴尬情景之下自己能捞到很多的便宜而已。如果假设一下的话假如说三菱这次得手了它一定会想尽办法来收回自己的成本的到那个时候哪怕是肢解掉索尼全球彩电部门的各个技术体系和完善的工业化基础或是吸收或是出售它应该都在所不惜。

    说实话在世界彩电技术的领域里次于蓝茵智能科技的也就数索尼和三星了三星不过是在显像技术的制造上具有一些优势而索尼却是握有全部的全系列高清与薄技术而这也是为什么李健熙那么「钟情」于索尼的原因只要得到了索尼全球彩电制造、设计的全套技术在销售策略上避开蓝茵的锋芒那它还是非常具有市场的。

    正是因为索尼自己十分清楚这一点它才会至死都不言败而它也确实是被蓝茵和三星两头夹击在丧失了市场与稳定的资金链条的支持下才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的。

    所以换句话来说就是只要握有了索尼全球彩电制造业的全部技术并操作得当那是稳赚不赔的。

    索尼和三菱都是聪明的商人他们没有理由看不到这一点。

    尽管李健熙有些微微的不安但这丝毫不能动摇我的意志因为我是志在必得的。

    「既然三菱有信心「消化」这些东西那我们就让它变得「消化不良」吧。」我这样对李健熙说道。

    「你是什么意思?」李健熙有些弄不明白。

    「你就等着瞧好吧。」我笑而不答。

    过了两天蓝茵科技公司推出了一种新型智能集成电路是应用于彩电高清离子射频稳压方面的集成化智能控制模块它可以代替传统彩电上不少的分散集成电路。与以往不同的是蓝茵大大方方的向世界所有彩电制造企业无一例外的提供授权生产的许可这些彩电生产企业只要付出一定的金额就可以获得生产这种集成电路的权利从而替代传统彩电上的近似功能的大部分集成电路。

    值得人们注意的是这种集成电路在生产工艺上可以和传统的生产线无缝对接不但节约了成本缩减了大量的电子元器件而且更重要的是连那些最基本的电子零件加工企业也只需要减少一些电子元器件就可以基本加工成型了。

    如果说这些信息还让人看的很隐晦的话那我们就换个角度再来看看。

    那些被减少的电子元器件本来就是为了彩电而诞生的在别的电子领域几乎看不到它的踪影。所以在全世界范围的彩电企业都换装新型的集成电路之后这种电子元器件就根本没有人再愿意接着生产了。

    然而蓝茵无情的授权许可制度却单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