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51 吃喝玩乐(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251 吃喝玩乐(四) (第3/3页)

小吃中,又以云南风味为盛。比较著名的就是云南的麻辣菜了。在古城曼德勒的73条街以及34条街唐人街上,麻辣菜是最多的。开店的大都是居住在缅甸的华人,主要是从云南过去的华人。由于缅甸人爱吃辣,加之在那边的云南人也很多,所以,每当夜幕降临,这些店的生意是最红火的时候。

    马来西亚菜malaysiancuisine普遍运用咖哩、参拜、阿三、冬炎四大香料调味烹制,以酸辣口味,颜色鲜丽丰富见长的菜肴。多以牛、羊、鸡、鸭、鱼、虾为主料,少用或不用猪肉。普遍采用椰汁,是他们食品中的主料。菜肴独具一格。有名的菜品有阿三鱼头、冬炎花枝、沙爹串烧等。

    马来菜是在赴马的印度、中国和中东人不断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主要原料尤其是香辛料,如辣椒、柠檬草、姜、咖喱叶和孜然等最初都是由印度人和阿拉伯人引入马来西亚的,烹饪方法以蒸、煮和炒为主。但是,这并不等于马来菜就全是浓味菜,马来西亚北部菜系和泰国菜味道比较接近,酸辣为主,多用泰国名为assam的香料。南部菜系类似新加坡口味,偏甜偏重。而莎巴这里主打的,则是清淡浓味兼有的马来华人餐,同时糅合进椰香味重娘惹菜的特色。

    常用的马来西亚菜酱汁大致有5种:亚参酱:以酸子皮、南姜、香茅、马来辣椒等15种香料配成,马来人喜欢吃辣的食物。但他们的辣和四川辣可不一样。川辣更多是花椒味道的麻辣,而马来辣是辣椒中的香辣。不过这种辣度和泰国相比还是温和的。多用来做肉类菜式。

    柬埔寨菜接近泰国菜,但酸辣不强,甜味较浓,以河鲜海鲜为主,牛肉、鸡等也有。以大米为主食。金边的餐馆菜色丰富,除了高棉人口味外,亚洲和欧洲的菜肴食品也很丰富。暹粒也有若干国际餐馆。像许多亚洲国家一样,柬埔寨的主食是米饭。日常的菜肴有:咸鱼、鸡、牛肉或者猪肉。

    以鱼为基本材料,蘸上一种加有香料和花生叫做uktray的调味汁,所做出来的最平常的菜称为“布拉福客”,另外称为“好墨客”的,也是一道名菜,用椰汁为佐料。

    另一种流行的盘子菜是amchruk:一种糯米与大豆、猪肉煮成。还有用椰子和香料素材熬成的无骨鱼汤也很鲜美。

    早上或正餐之间,可以尝碗爽口的米线,这用很细的米粉煮成的,味道很清淡。如果想尝东南亚辛辣风味的菜式,不妨试试高棉式的咖哩,所有汤内几乎都会加上高棉咖哩。这种咖哩非常辛辣,常会辣得眼泪鼻涕直流。这些菜式在金边的餐厅都可以尝到最道地的。金边的餐厅也经常夹杂中国菜色,如炒面之类,这是因为金边的餐厅多由华人经营。

    由于柬埔寨曾是法国的殖民地,因此在金边卖法国面包做成的三明治的小摊也不在少数,正餐前如果想吃点点心,这倒是不错的选择。

    印尼菜与其他东南亚菜系最大的不同,就是会用到两款独有香料:石栗和黑栗。这两款香料几乎会出现在任何一款传统菜上,比如著名的巴东牛肉,就必须以石栗打成茸再爆炒出独特的油脂香味,方算正宗;混合有丁香、肉桂、薄荷等味道的黑栗,则是烹制“黑美人”的必备材料。“黑美人”是一种传统牛肉汤,由于放了黑栗汤色带黑,且被认为有美容、养颜的作用,故得其名。

    印尼菜但并不都是一个味道,不同地区的食材和调味料都不同。苏门答腊岛人喜欢在浓浓的椰子酱里加上辣椒调味,而且喜欢选用牛肉和牛的内脏做食材。西爪哇岛人多用酸辣调味料,酸辣汤是一大特色。中爪哇省人习惯以虾酱佐餐,而北苏拉威西省人则喜欢将各式鱼类做成烩饭。

    印尼咖喱汁并不像印度等地方的咖喱汁那么浓厚,浓度相对较低,而且加上了椰汁。印尼菜肴中常有花生酱,例如“gadogado”和“ahugoreng”(花生酱为佐料的炸豆腐和蔬菜)。

    新加坡是一个多种族的国家,有华人、马来人、印度人、以及西欧人等,因此在新加坡旅行,最大的乐趣就是能遍尝各国风味。新加坡作为美食者的乐园,名不虚传。在此可以品尝世界上的各种美味佳肴。中国、马来西亚、印度、印尼等亚洲各国的名菜都汇集于此;久而久之,就发展成了一种独特的亚洲美食代表。

    当然,新加坡也有它纯粹土生土长的菜,这就是由长住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华侨,融合中国菜与马来菜所发展出来的家常菜,主要是中国菜与东南亚菜式风味的混合体,也称为娘惹(nyonya)。现在,娘惹更是成为了一种代表新加坡的饮食文化,因此在马来西亚也能吃到很多的娘惹菜,如甜酱猪蹄、煎猪肉片、竹笋炖猪肉等。喜食甜品的人也可以在娘惹菜中找到知音,比如由香蕉叶、椰浆、香兰叶、糯米和糖精制而成的娘惹糕。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