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杨静老家 (第3/3页)
游访聚首。日日欢宴,夜夜笙歌,当然也少不了大量姬妾的陪侍。
明朝正德年间,大同富豪王龙拥有娇妻美妾多人,常常排列楼上,以为炫耀,民间称为十二锦屏。京剧《游龙戏凤》中大同美女李凤姐和正德帝的故事,或许实有其事,或许乃是后人根据大同的社会风尚加以附会而成。
说起大同女人,就不能不提一提小脚。明代的大同女人更以脚小著称。“北大同,南益阳”、“大同尖,益阳平”这类论足谚语,一度传遍大江南北。每年阴历六月六成为当地的“小脚节”,书中称为“晾脚会”。从一些记录看。“晾脚会”实际上有选美地意思,因为游客看的不仅仅是小脚。而且也要看相貌。只有小脚与相貌完美地配合,才能引得人们的喝彩。
“晾脚会”在一般人看来,似乎是一种当地开放的民风与汉族传统的陋习糅合在一起的怪胎。缠足陋习据说源于五代南唐,但是何时传到大同不太清楚。即便在蒙元统一中国后传入,但统治者的好尚影响是肯定没有的。本来蒙古人对征服地区的民俗、旧制大体采取放任态度,干涉不多。因此,缠足陋习传入大同地时间在明代的可能性较大。来自南方的王公贵戚、官宦商贾将自己的好尚带到了这里,财富的吸引、嫁入豪门地强烈渴望让当地女人顿时对这种酷虐的陋习(当时或许是时尚)趋之若鹜。
汉族文化中有一种生殖崇拜的因子。这种因子让汉族男人不断探索着女人身上的性感带,并且乐之不疲研究强化这种性感带的方法。缠足这一陋习,可能正是这种文化导致的一个误区。但本质上,缠足是男人与女人的一种共谋,而不能简单视为一种男权的压迫。民国初年人姚灵犀编撰地《采菲录》中。有一则与大同缠足美女私通欢好的记述,显示出缠足带来的性欢愉并不仅仅是给男性的。社会风尚背后地因素是复杂的,趋利这类经济学解释固然能够说明一部分问题,但绝不是问题的全部。
以上,都是对大同女人大略的概念,如果具体的说一下,那大同姑娘地特点大起可以说出十种,每一种都是大同女人最真实地写照。
1、傲。大同女人傲在生在山西。生在值得让人傲的城市。这一点,其实也包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