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卷第266节老太太的矛盾心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卷第266节老太太的矛盾心理 (第3/3页)

 “奶奶在我那儿住着,正好今天休息,陪她出来转转,转着就转回老院了。”荣飞扶着奶奶坐下。家里的摆设一如以往,老人倒也看着亲切。“三伯你没有出去做事吗?”荣飞问道。

    “本来在秋生的物业公司,秋天生了场病,一直歇着。”三伯的妻子替他回答。

    “哦,什么病啊?要不要紧?”王老太问道。

    “糖尿病,浑身无力——”

    “那是富贵病,得好好养着。”荣飞站起来接过女人端上的茶杯,“得看医生,如果经济上困难,跟我说一声。”

    “不,不困难。你两个兄弟都在公司上着班,每个月好几千呢。不缺钱。婶儿,你身体好吧?”

    “不行喽,老啦。”

    “您老可是有福气的,村里谁不羡慕您?您至少要活一百岁。”

    “福气是有点,都是沾我这个孙子的光。一百岁是不想了,现在闭眼也安稳的很。”老人笑笑,“没啥惦记的了。老三,你不要跟小飞客气,家里困难就跟他说一声。”

    “真的挺好的。”三伯笑着说,“全是沾了小飞的光。我这是打着胆子,村里说起小飞,都叫荣总呢。”

    “那是在工作上,在家里您就是我三伯嘛。”荣飞笑笑。其实他对村里这几户本家印象极差,主要是前世的记忆作怪,一切都根源于奶奶,他们对奶奶不算好,就在自己心里结了个疙瘩。但现在心境平和了许多,或许那就是一个长梦,或许有前生,关键是今生没必要与他们计较了。

    “咱荣家人丁少,还是要多走动。现在一条大路平展展的,去城里有公共汽车,多方便。千万不要自家人生分了。小飞,我不管你生意做到多大,不准忘了你是在这个村子长大的。也不准忘了村里的亲戚。”

    “那不会。奶奶,你就放心吧。”

    “婶儿看您说的。小飞从小就是仁义孩子。这几年给村里修学校,修马路。建了这么多厂子,全村人谁不感激小飞?”

    “感激啥。傅家堡是他的根,做生意挣了钱,给村子半点好事是应该的。刚才我在村里转了一圈,变的认不出来啦,静悄悄的瘆得慌。这心里又有些不是滋味。”

    “婶儿看你说的,过去村里破破烂烂的,现在多气派啊。你看村子里的新房子,一家比一家高级。对了,据说村里要盖楼呢。就像小飞他们公司那样的高楼。说要腾出地方建活动场所,建公园。”

    看三伯望着自己,“这是好事啊。原先我就建议这样做。那时傅春生还当着村长,但有人坚决反对,事情就搁下了。你说的事定下来了?”

    “怎么,你不知道?还说要请陶氏建筑给设计呢。事情肯定是定了,先从北头盖起,家家都签了字。”

    “哦。那,新盖的房子也拆?”

    “北头新房子少。当时质量上也差。如今咱村有钱了,事情就好办了。尤其是大伙儿参观了联投的住宅区,心里都痒痒,觉着还是住楼好。先进,干净。”

    “可是农民不同于工人。家里好多东西呢——”隔了几年,荣飞又转变为保守派了。不过这事用不着他操心了。

    “婶儿您就在这儿吃饭吧?”

    “不啦。坐坐就回去。人啊,就是怪,明知道现在越变越好,可心里就是空落落的。或许这院子,将来也留不住了。”老人站起来,准备走了。

    荣飞明白奶奶的心境。年纪越长,对生活中一些倾注了感情的东西就越留恋。

    “奶奶,这院子是不会拆的。即使村里盖高楼,也不会全拆了盖。一栋楼住几十户上百户,哪里要那么多的高楼呢?村里从北面拆起是对的。南头会保留下来,旧房子拆了翻新,咱这院子又不落后,不会拆的。”

    “你又不是村长。”老人笑了。

    “村长一定听小飞的。他说了不拆,那就拆不了。”

    回新居的路上,老太太说起了娘家王村,“很多年不回去了。王村要是和傅家堡一样就好了。”

    “那得慢慢来。会发展过去的。”

    “嗯,你以后要照顾照顾你老舅和表叔他们。记住了?”

    “记住了。过年我去给老舅拜年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