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卷第225节基金会转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卷第225节基金会转向 (第3/3页)

们和学生家长们自发给基金会送的锦旗和匾额,几十元不高的资助对于北工和北建困难学生的意义,特别是那些来自农村的学生,有了这几十元的补助的变化,他们可以吃肉,可以在假期回家与父母团聚。可以不再琢磨着勤工俭学了。“我们帮助了很多人,帮助他们解决了眼前的困难。上缴利税是企业的义务,但我们看不到它们使用的地方。基金会可以看到。这不就是办企业的意义所在吗?所以,我觉得基金会不仅应当办下去,而且应当大办下去。”

    “这个问题,”隆月道,“其实不需要讨论。荣总在联投成立时已经讲明了。林总讲的问题不够全面,大家都是过来人了,从来不要理想化地看待政府,看待社会。基金会应当存在,关于使用方向和规模,才是今天的正题。”

    “隆总说的是。”崔虎赞成。

    “我说两句,”魏国禄很少在董事会上发言,“基金会应当办下去。记得枣林建材刚办,那时还叫暖气片厂,荣总就跟我谈过办企业的意义。这些年造林建材一直在稳步发展,一些问题真的如荣总当年所料到的发生了,所幸我们都得到了平稳的解决,一些坏蛋,败家子被撵走了。在座的各位老总都跟着联投发了财,”大家笑了,老魏继续讲,“发了财怎么办?我觉得就应该帮助那些值得帮助的人,我们的乡亲,孤儿以及天生残缺的人。这比花天酒地好的多基金会办的事都很好,我赞成。但林总说的也是个事,咱不能让那些官员们不知好歹,是不是?至少应当让人们知道联投与一般的企业是不一样的,是不是?”

    接下来发言的人都赞成继续将基金会办下去。也赞成魏国禄的意见,应加强对企业形象的宣传。

    “那好,我们转入下一个话题,基金会的转向问题。请李宁为我们念一封信,傅总从北新寄来的一封信。”

    果然,傅春生这封言辞恳切,文风朴实,充满了忧患意识的信引起了众人的共鸣。

    “空山和平岗的情况我是知道的,”魏国禄再次发言,“大跃进那会儿就将大树砍伐一空了。解放前空山可不是现在这样,山上有好多的野兽,猎户不少呢。71年发了次大水,淹了好多村子,还死了人。现在倒是没水了,山也秃了,河也干了。不过由联投基金会出面栽树不行。你栽一批,村民们不等成材就给你偷光了。枣林的情况比空山肯定好的多,比起原来也差远了。”

    “这是政府的事。我们去栽树合适吗?”崔虎表示怀疑。

    “这两年基金会是收大于支的,刚才大家已经听了爱英的汇报。关于慈善投入我们可以做很多文章,”荣飞道,“北新已是联投的第二大产业基地。目前枣林建材,平岗饲料厂的产值在全市是领先的,效益方面更是利税大户。基金会转向北新和树立新的企业形象并不相悖。关于投入的方式,大家可以集思广益。”――

    会议进行了整整一个下午,确定了五条基本原则:1、加强基金会的力量并加大投资的力度;2、加强对慈善投入的审计,确保资金使用到应该使用的地方;3、以北阳和北新两地为基本投资对象;4、不对政府控制的慈善组织捐赠。比如红十字会和福利院;5、资助范围以农村基础教育为主,适当兼顾北阳和北新的中学与大学。

    董事会否定了傅春生关于资助空山、平岗的绿化要求。认为操作非常困难,不具备条件。至于决定不对政府管理的慈善机构投资,是因为对北阳福利院的第一笔50万捐赠便出了问题。有人举报福利院挪用善款大吃大喝和购买进口小汽车。王爱英曾要求福利院出具50万善款的使用说明,福利院拿出的东西没有任何说服力。说白了,北阳的这个慈善机构账务管理极为混乱。在王爱英如实向董事会汇报后,大多数董事都作出了不再向政府管理的慈善机构投资的决定。

    王爱英知道当初荣飞是因养女的际遇才萌生了对福利院的捐赠,建议由基金会兴建一所孤儿院,这项提议获得了通过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