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1节省委书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51节省委书记 (第2/3页)

即在赴北京开展前期工作。

    三月底,联投总裁隆月赴北京协调中心成立的前期工作。

    隆月亲赴北京。

    还有收购或注资天津津晨模具厂的任务。

    汽车行业是离不开模具加工的,必须自己掌握一家大型模具厂。

    银环公司有一个小型的模具厂,实际上更像一间修理车间。

    银环推荐了津员模具厂是因为原来有过合作关系。

    而这家建厂历史很久的国营厂也陷入经营的困难,一直在寻找注资者。

    在银环的牵线下。

    联投及尚未公开的技术工程中心派员立即赴津实地考察,双方进行了前期的接触。

    现在的分歧主要是注资额和股权比例了。

    隆月的使命是拿下这家大型的模具厂,然后进行必要的改造升级。

    以承担将来的重要使命。

    同在三月底,北新市拉开了国企改制的大幕,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北新市一批亏损企业被整体出售,甚至以零价出售(已资不抵债)。

    联投成为主要的买家,一口气买入两个媒矿,四个小型企业。

    总计作价劝。

    万人民币。

    省里对于北新的做法给予了默许,省经委参与了该项工作,经委主任安泽民代表省政府参与了北新这件了起很大争议的改革。

    当时国企大范围的亏损非常令人头痛。

    扭亏为盈带有了政治任务,省里非常清楚,依靠企业自身很难短时间解决亏损。

    当减亏扭亏成为各级政府的政治任务,将扭亏无望的企业出售给民企就成为见效快的选择。

    改革本身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小属于没有成例可循的东西,谁能说出售不是一种选择呢,至少在短时间内解决了亏损问题嘛。

    联投坚持在职工利益的处理上形成政策性的东西。

    转换身份。

    买断工龄,保留身份自谋职业等在并购银环汽车上试运行的方法被引入北新的国企收购中,不过更加细致和完善了。

    政策由联投主动提出来显得怪异。

    冯国川王林私下开荣飞的玩笑,现在双方的身份置换了,你这个小企业老总考虑的是政府的工作,政府倒是站到企业立场了。

    荣飞坚持北新市政府出台红头文件对企业并购的一系列问题予这当然是联投的一厢情愿。

    但联投及北新都明白了荣飞对于资产和人员安置后遗症的担心。

    后遗症必须尽可能的提前消除。

    在改革急速进行的年代。

    一些矛盾被暂时隐藏了,隐藏不等于消除。

    等矛盾爆发,付出的代价要比现在主动解决大的多。

    联投为一系列的收购支付了巨额的资金。

    完成这些工作竟未向银行贷款,业内所有人对联投隐藏的庞大实力感到心惊。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实力的真正体现。

    在略去人才、机制这些软实力后,资金是衡量企业实力的最重要标志。

    在九十年代初,省的国企民企几乎没有一家拥有如此庞大的自有资金。

    钥底。

    荣飞听取了新成立的联投贸易金融部的工作汇报,对他们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工作显得心不在焉,自上交所开业,联投成立的贸易金融部成为上交所的“大户,小之一,投入的资金已达丑。

    万,持有的股票债券都在增值,实际情况是几乎所有的上市股票都在增值。

    这是第一轮的牛市,大概一直会牛到年。

    然后就进入熊市了。

    贸易金融部的部长是程恪之子程伟业的同学,叫康建华。

    在上海玩的风生水起的康建华本以为董事长会表彰贸易部在上海的工作,但荣飞并没有做出肯定和鼓励。

    倒是出人意料地安排贸易部和双龙贸易密切合作。

    大力在国内市场收购有色金属及钢材。

    特别是铝和铜。

    双龙国际的业务主要是国际贸易而且是以苏方为主要贸易对象的,国内贸易的业务开展不多。

    参加会议的于子苏心里陡然兴奋起来。

    她预感到荣飞又有大手笔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