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第九十五节荣飞的雄心 (第2/3页)
的盈利还是让陶莉莉笑歪了嘴巴。
列席会议的孟启新在会上做了一个惊人的发言,提出以新都机械为基础与荣氏财团联合进军汽车行业的意见。
合资后的新都机械现在的股权结构为新都(孟启新)45%,联投30%,北阳减速器25%。由孟启新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但联投与受王林控制的北新减速器两家的股份合起来已经过半,可以主导新都机械的决策。这个股权结构带来的后果孟启新是清楚的,之前的担忧主要在此。到现在,孟启新的心态已经发生变化,合资后的新都机械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他打消了所有的担忧。在荣飞提出以新都为基础进军汽车行业的建议后,孟启新立即提议新都加盟联投,成为联投的控股企业。
或许老孟已经将自己当做联投的一份子吧。这是荣飞希望看到的。唯一的障碍是国企性质的北新减速器的股份,新都加入联投,联投为达到控股的目的必定注资新都,股权结构必将再次调整,荣飞有必要与北新减速器厂谈定下一步的调整。如果允许,荣飞愿意将北新减速器厂整体买下来。但现在形势不允许,姓资姓社的争论一直到邓公南巡才逐渐平息,那还需要两年的时间。
就汽车行业而言,重车不过是小学,轿车才是大学。新都目前全力研发的重车变速箱和发动机虽然是重车的主要零部件,但距整车生产还有很大距离。
“孟总,进军汽车行业是指重车整车生产吗?”隆月问。
隆月虽是联投总裁,但目前的管理模式决定联投总部对旗下企业的控制力停留在股权管理的层次,总部并不能控制各企业的研发生产财务人事。各企业对外经营也以自己原有的渠道名称。或者说,联投这个机构只存在于内部,外面对此知之甚少。
“不。我认为应当上轿车。”孟启新说,“就利润而言,配件厂总是无法跟主机厂相比。主机厂握有很大的主动权。而且可以押配件厂的款,即使我们将变速箱和发动机做强,我们也要找到买主才行。”
荣飞拍拍额头,家底越来越厚,烦恼也越来越多了。之前并不是不考虑配套问题,只盯着北阳重汽一家绝对对不起联投在新都的投入。按照荣飞的判断,就北阳重汽的管理水平,产量上到五万台是漫长的道路,或许要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新都绝对等不起。那么,新都的变速箱和发动机卖给谁?
荣飞一直想将中国的发动机和变速箱打入国际市场。欧美有其固有的传统优势,困难是很大的,但技术先进到某种程度,加上国内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进入东南亚、南亚市场的希望还是比较大。
虽然信息产业将绽放出夺目的光彩,但基础的机械加工实力仍决定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
轿车项目是资金和技术双密集的行业,联投旗下的企业没有一点基础,要搞轿车谈何容易?这不只是资金问题,人才将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见荣飞一直在沉思,“联投搞实业的计划是早已确定了的。”隆月说,“明华,傅家堡,枣林建材,陶氏及荣诚美食其实都是实业。就算新都,都是脚踏实地的搞实业。我倒不是自夸,我们目前经营的项目前程远大,不一定非要上整车。”她主管的仍是以金融投机为主的明华贸易,将其彻底征服的恰恰是荣飞主导的近年来一系列的投机,隆月已经彻底拜服荣飞在金融投机眼光上的敏锐。近年来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