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卷第五十节纵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卷第五十节纵论 (第2/3页)

最佳投资地。现在的情况是有荣飞这个青年在其中穿针引线,偏偏荣氏的两代掌门人对其均十分看重,尤其是军事政情判断上的看重。荣氏估算修建这条高速公路的造价不会低于每公里1500万(人民币),荣氏准备了6个亿的资金,这次派他来,就是摸摸g省的底牌。秦至善意外的是对方的速度,两地市长马上便做出了反应,这反应了荣飞在政界的关系――这是荣氏一直看重的地方。香港的财团对大陆今年发生的事情心有余悸,联想到时间已经不是很久的“九七”回归,一些英资及本土企业已有撤离之意,荣氏立足香港已经数十年,基本不考虑撤离问题。既然要留在香港,那么必须和**打交道,而且是密切的交道。荣飞拉荣氏投资内地公路建设,荣氏高层认为这是一个机会,所以此举实有投石问路之意。

    对于荣飞,并不只是帮王林寻求政绩。高速公路蕴藏着无限的商机,眼下就可以将陶氏引入,110公里的高速路至少要建三对服务区吧?如果拿到其中的一部分,对于陶氏的意义既有现实的,也有将来的。

    荣飞没有提及服务区的问题,不必要将自己的牌全部打出来。他在通报了程恪的决定后便跟秦至善聊起了北阳的风土人情。聊天是需要技巧的,聊天最高的境界是迅速找到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并在不知不觉中将对方带入自己希望的领域。秦至善的国学底子颇好,就隋唐时期的历史谈开来,就李氏皇族的血统问题和李唐的宫闱内乱,俩人聊得很是热烈。荣飞这方面的知识完全拜托于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可惜目前荣飞尚未见到内地的版本,恰巧秦至善是陈寅恪的崇拜者,立即答应回到香港给荣飞寄一套《陈寅恪集》。受陈寅恪的影响,秦至善对中古史很有研究,一大半的时间是秦至善讲,就北阳市的历史和历史上发生在北阳的故事,谈得很是投机。

    荣飞提到自己的一点心得,他认为凡是历史上辉煌越早的地方,衰败的越早。南欧绝对比北欧的文化更悠久,希腊罗马创造灿烂文明时,北欧还是荒凉的草原。但现在南欧肯定不如北欧了。中国最早的文明在中原甚至是西北,长安可以算是世界的中心之一,其地位完全可以比作如今的纽约。长安全盛时岭南犹是流放犯人的所在,避之唯恐不及。但如今的广州深圳却是打工者的首选。造成这一原因的一是兵火,二是人口,三是宫室建造。要知道宫室建造可是对环境破坏最大的杀手了,民间有“紫禁成,太行秃”的说法。如今通称的六大古都有四个在北方,加上地位完全应当列入古都名录的安阳,北方七有其五。但如今北方经济肯定落后于南方了。就像丝绸之路上一连串的城市,酒泉、武威,敦煌,都曾经辉煌过,但如今成为扶贫的对象。凡是研究中国历史的,都晓得陕甘宁的历史绝对不是现在所看到的,除掉自然气候的变迁,导致如今现状的就是兵火和人口。那么,按照历史的周期律,北方必有重获辉煌的一天。

    秦至善祖籍河南,荣飞说六大古都应加入南阳的观点深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