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卷第二十八节市委书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卷第二十八节市委书记 (第2/3页)

。北新减速器厂是全省同类产品第一,也是北新这个农业市最大的工企。能不能与未来的重汽配套?”

    “减速器厂的情况不了解------”李德江说。

    “叫你们来就是了解情况的。我有信心和勇气搞出重汽需要的变速箱。”王林信心满满。

    “这个不是靠勇气和信心能办的,装备是第一位的,如果进入重卡的配套体系占据二配甚至一配的位置,恐怕少不了技术改造。100公里的配套半径比较合理,老师的想法倒是可行,不知道做过前期的调研没有?啊,是我太笨了。”荣飞随即想到王林来北新不过一月,怎么做前期调研?难道北新市早有打算?

    “我提出来的,这方面他们太迟钝了。减速器厂这几年任务一直不饱和,也不晓得积极开发新市场------”他在市长办公会上提出与北阳重汽配套,得到市府班子的赞同。这是小事,不需要向市委汇报。冯国川手伸的再长也不会管这等小事。

    “想提高北新的工业产值,也不必单盯着一个零件。”荣飞理解王林的意思,“汽车是机械行业集大成者,除却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车身这些主要部件外,至少有上百种零部件可以考虑。你在北阳汽配的那段履历要发挥作用了。”

    王林来北新任职之前,荣飞曾献上中下三策。看来王林还是忍不住上策的诱惑。不过也不能说是下策。振兴工业基础是每位为政者首先要考虑的,经济基础落后的地区更是如此。果然,王林神色一变,“之前没有来过北新。到任后听了汇报介绍,辖400万人口,市区常住人口35万的北新市财政收入竟然不到3亿元!典型的吃饭财政嘛。搞不好连我这个市长的工资都要发不出了。走马观花地看了很多地方,市区的主要企业都去了,情况不容乐观啊。大大小小的企业几十家,除了这个变速箱厂,只有一个纺机厂还像那么回事。其他的情况就严重了。像挂车厂,已经四个月没发工资了。市委很关注,冯书记希望我尽快拿出一个办法来。可是除了注资,哪有见效快的?订单拿不到是自己的事,政府能帮他们打市场吗?刚才荣飞说的我也考虑了,德江你管配套,要照顾北新这块,过几天我组织几家企业去汽配去,能给我的都要,你们需要的都拿出来,开发费又不用你掏。还有,荣飞,你们有没有扩张建厂的计划或者其他战略性的考虑,以后北新是你必须考虑的投资地,别总都盯着大城市。”

    李德江嘿嘿而笑。荣飞一本正经地说,“问题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是一天能解决的。过于急功近利会埋下很多地雷,总有爆炸的时候,清除的费用要高的多。我们来的时候,自进北新地界,路况便降了一个级别,林岩县境有段路简直是毁车。北新的经济要振兴,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先行,这是一个规律,谁违反谁倒霉。说引进资金,像林岩的路,人家来过一回就再也不想来了,怎么办?还有环境问题,进入林岩就算进山了,我注意到林岩的山头都是秃的,大夏天的没有一点绿意,这怎么行?往南,别的地方我不知道,空山我是知道的,情况还不如林岩。”

    “那条路拉煤多,损坏快。”

    “是的嘛。北新有三个县出煤,如果想增加财政收入,没有比抓煤炭更快的了。但是煤矿很多都包给了私人,是吧?钱他们挣了,留给政府毁坏的环境去治理,这公道吗?”

    “他是市长还是你是市长?”隆月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了,听着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