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卷第十八节谷南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卷第十八节谷南阳 (第2/3页)

北阳的文化特色是什么?这要很好的研究和提炼。但东城南城交界一带的民居是无论如何不能少的,那一带是旧北阳的核心,旧社会的达官贵人多在那一代盖房置产,它保留了北阳的旧有的生活状态,走进那些胡同小巷,就会闻到浓郁的历史陈酿,抚摸着粗壮的银杏树,仿佛感受到古人就在你身边------像金代的纯阳宫,明代的孔庙,清末民初的国民小学旧址,拆掉了,北阳的历史就被隔断了。谷先生既然是做城市规划的,希望注意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注意到城市文化的形成。不要只顾着拆除旧民居,盖起一片片的搁在哪儿都差不多的水泥碉堡就认为是现代化了。

    谷南阳完全赞同荣飞的观念,觉得他写的那篇文章还有修改的必要,想到自己花几个月辛苦搞出来的东西如今还在不知哪个领导的抽屉里睡大觉,不禁气沮。

    “荣先生,该去厅里做规划的是你,而不是我们这些人。”

    “不,再好的规划也要看实施。我宁愿做一件实事也不远做十件看是正确却永远停留在纸上的计划。”说这话时,荣飞一定想到了北重。

    “说的好。”谷南阳将自己思考的东西说出来,荣飞很认真的听。

    隔了一个星期,愈发对陶氏感兴趣的谷南阳跑到陶氏总部找荣飞,荣飞却不在。接待他的是韩慕容。可能有荣飞的交代,韩慕容对谷南阳热情,也不藏私。谷南阳先是震惊陶氏总部的气派,这不是一个小富苟安的公司,墙上那些印制精美的反映企业文化建设的标语足以表明陶氏的内涵,这个时候很少有企业怎么做,即使如省一建也没有如此内容深刻的文化标语。而卫生间的一尘不染已经告诉了谷南阳陶氏的管理水平。谷南阳主意到一个细节,卫生间开关处有个小纸板,上面写着管理:某某某,检查:某某某。问韩慕容,解释说管理者负责不出现长明灯现象,如灯管损坏要通知维修工修理。而检查者则是抽查,如果晚上卫生间没人却开着灯,或者灯具损坏没人修理,则处罚管理者。

    谷南阳第一次见到细致到如此的制度。于是所要了陶氏的制度看。韩慕容让人搬出厚厚的三本订了塑料封皮的汇编,“都在这儿了,不停地加,也不停地改或者删减。”

    仅财务制度就是厚厚的一册。谷南阳找到了办公室灯光管理的那份,制度的文笔不甚精炼,但准确讲出了违反制度的处罚办法和一月内未被抽查到的奖励金额。其中的程序一目了然。谷南阳好奇地向韩慕容要上月考核的结果,陶氏办公室主任,身材有些过分丰腴的崔桂香找出了装订成册的考核结果――有二个人受罚,其余都获得了奖励。考核表上有当事人的签字。

    最感兴趣的是薪酬制度。谷南阳发现,陶氏的薪酬制度很有特色,手里这份稿子的生效时间是八八年元月,是刚试行的。陶氏给员工的固定薪酬呈现一种金字塔形状,越往基层,固定的薪酬越高。如办公楼清洁工的月薪固定部分是100元。奖励部分不超过固定薪酬的30%。而办公室副主任的固定月薪为220元,年底根据公司经营目标的完成情况给与固定月薪3~6个月的奖励。主任则是4~8个月。到总经理助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