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卷第六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卷第六节 (第2/3页)

但现任董事长陶莉莉请求换帅的声音一直在陶氏流传,已经和陶氏上层很熟悉的他不止一次听到过这种传言,没人认为不合适,荣飞实际上已经入主陶氏董事会,最近的董事会议都是荣飞主持,他有陶莉莉的授权书,而陶莉莉干脆不出席会议。

    酒席快结束的时候,韩慕容提议老魏在北阳住几天,陶氏的董事会何时召开要见了荣总再定,他从香港回来还没跟大家见面呢,不晓得他的时间安排。韩慕容兼任董事会秘书,召集会议本是他的职责。老魏只能等。

    魏国禄从韵舒园出来与郭凯庆分手了,老郭当然要回家,魏国禄却没地方去。他每次来北阳都住花园酒店,他在酒店有签字权,一切的消费都可以算在枣林建材账上,每季度结账一次。花园酒店目前仍算是陶氏的产业,不过董事会已经确定,从明年起,花园酒店将划归荣诚美食集团。

    躺在花园酒店的标间里,老魏将郭凯庆撰写的报告再看了一遍,心里美滋滋的。从八二年筹备暖气片厂,至今已有七年多的时光,细数这七年时光,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起伏顺逆像一个马鞍,经历了最初的一帆风顺到经营陷入困境再到起死回生登上一个新高度。

    老魏不后悔将枣林厂――就像自己的儿子一样的厂子交给了外人。这两年老魏觉得自己有脱胎换骨的进步,对荣飞所说的企业运作的内在规律有了崭新的认识。对企业制度文化一套之前根本不懂的东西初窥门径。如果没有与陶氏的合资,枣林厂的死亡是迟早的事,就像新义厂一样。

    就算你懂得生产一代储存一代研制一代,你也不懂行业发展的大势,你也不懂人才是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老魏不知道为什么荣飞那么年轻便懂得那么多的东西,为什么荣飞看人那么准。现在他只是希望枣林厂,哦,应当叫枣林建材公司早日被荣飞整合进他的集团,搭上这艘大船乘风破浪前进。

    这三年里荣飞去过枣林三次,每年一次,每次都和老魏深谈,对荣飞的抱负老魏算是比较了解了,也尝试着按照荣飞描述的生活去生活,包括列出固定比例的利润去改变环境,就是对枣林镇的公益事业去投资,包括修缮学校,硬化街道,将自来水引入家庭,最后一件是为枣林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设立生活费制度,每位老人可以每月从枣林建材领取二十元的生活费。每月的支出不过数千元,但老魏在乡亲们面前的面子大了去了。之前那些指责老魏将厂子让给外人的言论终于无影无踪。

    魏国禄对每次与荣飞的交谈都记忆深刻。从第一次认识荣飞便是如此。最近一次交流是在八八年的春节,荣飞陪母亲回枣林看望外祖母。老魏正满足于枣林建材八八年的辉煌,雄心勃勃于造福桑梓。荣飞与其深谈了农村的改造问题。

    “企业出资捐赠是可以的,一定要清楚该怎么做,做公益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