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节核心 (第2/3页)
至一汽的合作力度------全省都在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如果在86年再引入一家有影响力的外资企业------程恪决定见见深圳来的几个人,不仅他见,而且叫了工商税务等几个部门的领导一起见。他上午派李德江先去宾馆安排,自己迟滞到中午时分才过来。
一餐饭足足吃了二个半钟头,程恪及随员离开北阳宾馆,李德江送他回家。临下车时程恪叫住了秘书,“你注意跟荣飞保持联系,明白吗?”李德江点头,将手搭在车门上方,等程恪下车后将书记的水杯和随身带的装着地图笔记本等小玩意的小包递给程恪。
王林现在估计也离开北阳宾馆了,李德江上车后吩咐司机开车,司机问回家吗?他说不,去汽配公司。他想王林会去公司的。果然,在汽配的办公楼下看见王林那辆灰色的桑塔纳。
李粤明、黄明福和崔虎陶莉莉等人借着酒劲再谈了二个钟头,话题集中在明华公司向北阳的扩张上,刚才酒席上程恪书记提出与北阳纺织厂合资合作的提议让李粤明特别是黄明福颇为动心,明华服装需要扩大生产基地,目前的产品结构正在发生变化,羽绒服的比例不断降低,正如荣飞一开始预见的,国内,特别是江浙一**现了十几家羽绒服制造厂商,虽然他们在品牌影响力和广告投放力度上不如明华,但明华的市场份额不断降低,85年底的统计是54%。李粤明怀疑这个数字是有水分的,明华的实际市场占有已经降低至40%左右了。好在其他品种,特别是牛仔裤的比重呈快速上升之势,撑住了明华的利润源。如果控制上游的纱布加工,成本应当进一步降低,如果在北阳建一个服装加工厂,运输成本也会降低。荣飞一开始就讨厌渠道商,热衷于建立自己的零售(专卖)点,虽然证明专卖店的思路是正确的,但对资金的压力要大的多。
“我提议在北阳建厂。你说的经济开发区政府会建吗?”黄明福问。
“我认为暂时有困难。但以后会建。程恪会促成明华在北阳实体的成立。我们也可以在北阳拿到贷款,资金的压力我认为不存在。你们要注意这件事对官场的影响。荣总的思路妙不可言。”李粤明不愿将话说透,回大陆投资的三年多时间里,他深切地认识到官场对商场无处不在的影响力。李粤明没想到荣飞能将北阳市的第三把手请过来,对在北阳建厂的顾虑立即打消了,“我看这事要快,规划立即做,开春就将厂子建起来。建厂就拜托崔总的陶氏了。”
“没有问题。”崔虎痛快地答道。崔虎还好,张诚、陶莉莉是第一次见这么大的官,兴奋莫名,顿感自己身价倍增。
荣飞没有参与李粤明他们的谈话,他和林业可及于子苏在谈明华贸易的业务,这一轮谈话主要是在于子苏与荣飞间进行的,荣飞对于香港股市的了解令她深感吃惊,尤其是荣飞说到的股市的利害变换线原理,如果证明是正确的,简直就是种下了摇钱树。荣飞的兴趣却在原材料特别是铁矿石的进口代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