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节收购一 (第2/3页)
的制氧厂,实在不是个事。”
“说的轻巧,60人要得到妥善安置------第二案你觉着如何?”
“第二案比较对制氧厂的心思。老王(制氧厂厂长)总嚷嚷着不要将厂子败掉,好像厂子是我们败掉的。他以为厂子迁到郊区,更新设备就会好起来,他可以继续当他的厂长。那个荣飞说的好,机制不改,什么都是白瞎。”
“荣飞?”
“哦,是陶氏派来和我们谈判代表之一。很年轻,我感觉这小伙子能当他们公司一半的家,他们的经理在谈判过程中总看这个荣飞。”
“第二案里这个40%不好办呀。这种事情有没有先例?不错,国家正在改革开放,没有先例的事情少沾吧。第一个吃螃蟹的总是有威胁啊。”高小山今年45岁,在区委书记这层是比较年轻的,他是从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位子下来的,区长因年龄原因退位后没有任命新的区长,而是由他兼任了。高小山的从政最低目标是进入北阳市一级领导班子。这个目标就在眼前,他既想出政绩,又不想犯吃不准的错误。
“最近制氧厂上访的比较多,我这里收到不少告状信,职工对原任班子不信任。不仅是以后的安置问题,之前还有许多欠发的待遇,你的方案里没有提到,这不行。我的意见是你再和陶氏接触一下,如果他们放弃第二案中的股权要求,就按第二案的主要思路搞。”
曹万生瞬间明白了高小山的思路,他既想解决眼前的问题又不想让制氧厂消亡。关于股权方面的尝试他更不愿意碰。
“可以,我再跟陶氏的人谈一谈。”
“这个公司有点意思。这边尚未谈成,那边就将酒楼的设计完成了。”高小山欣赏着涂成彩色的设计图,玻璃幕墙的设计在北阳绝对是新潮,“这间酒店立在这儿倒是给东城增色不少------”东城是北阳的老工业区,服务业的档次比起南城北城来差了许多。
曹万生却听懂了高小山的话,既然陶氏下了这么大的功夫,那么一定不在意多出些血吧?
崔虎接到电话已是下午六时,机关应当下班了。这时候谈工作不如说是吃饭。崔虎一面安排人在如意轩订饭,一面派司机小卫去北重接荣飞,玩花花肠子的事自己连荣飞的脚趾头也赶不上,崔虎甚至有让出总经理的心思,跟陶莉莉说了,陶莉莉坚决反对才作罢。
崔虎在等荣飞过来,见曹万生之前需要向荣飞汇报情况。荣飞坚决不同意在曹副区长面前泄露他的身份,而与政府的谈判又离不开他。搞得崔虎不知道该怎样介绍荣飞。好在第一次见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