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节、李建光的麻烦 (第2/3页)
司目前在产的品种有十一种,都是成年人的,还没有一件儿童装。
“那样预期的利润会降低。”裘复生说。测算过,“雪乐”的利润不如“塞上雪”。
谁都希望单生产一种衣服,但荣飞认为花样繁多才是占领市场的主要武器。
“今年的目标是市场,不是利润。”荣飞说。
明华公司年底的预算已经出来,这个新成立的服装公司固定资产的投入为220万港币,按外汇牌价折合人民币85万。销售费用(含广告费)14万人民币,人工费用等不到6万,由于挂着港资企业的牌子,税金暂时不用交,共计105万人民币。二个月的销售收入达78万。利润37万元(人民币)。这个数字是截止于82年底的数字,在83年的一季度,预计会有一万件左右的销售,利润会在40万(人民币)左右。总的情况就是投产的半年时间,基本收回了投资。最令荣飞高兴的是,南朝鲜,日本二国通过明华公司设在香港的代理处给公司下了订单,仅日本的订单就为1万件。李粤明实在是垂涎这笔大单,是不是接这笔单子正是叫荣飞过来商量的主要事项之一。
“羽绒服市场仍立足国内。出口型要考虑日本和南韩的国情。不要草率从事。”荣飞沉吟道。他之前预想的目标是销售五千件,现在远远超出了这个预期。“不过,可以先出口一部分,比如1000件,探探反应。”
当时国家对外汇的需求可是极为渴望的。
“扩能建立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牺牲质量的市场是不能长久的。”荣飞提醒道。这次明华公司通过了新的增资扩股方案,裘复生,林乐醒各出资30万港币,黄明福出资40万港币。荣飞和李粤明再次投资各50万港币,总股本达到400万,荣飞、李粤明各持股37.5%,黄明福10%,林乐醒,裘复生各7.5%。董事会就由他们五人组成,李粤明任董事长,黄明福任执行董事、总经理。裘复生任销售总监,林乐醒任副总经理代理设计室主任。荣飞仍坚持不担任任何表面的职务,不过他已经是明华公司的主要决策人了。
荣飞回到学校已经是元旦后了,他自然也就免去被索要新歌的苦恼。时间进入83年的一月中旬,期末考试已经逼近了。这个学期荣飞的学习比上个学期还要糟糕,全靠关系过关了。荣飞给王林、郑小英等老师都带了礼物,礼物当然就是塞上雪羽绒服了。答应张昕的礼物也是这个,他替张昕选了一件深红色羽绒服,不知道她喜欢不喜欢。同寝的几个朋友也有份,他在回来后不等马金玉盘问就将“库存”的三件衣服分给了马金玉、鲁峰和李建光,另外给个子小的倪凯带了一件,他自己也穿了一件回来。衣服相当紧俏,连他这个当家人也没有多余的可供送人,像栗民强、曹俊斌等只能在节后再送了。
“这个钱怎么算?”马金玉很喜欢送他的礼物。这小子不知为什么没上晚自习,宿舍里就他一个人。
“算什么钱嘛。朋友送我的,你穿就是。”荣飞已经找回了记忆里一掷千金的感觉。
“真的不要?实际上要也没有。我听说这种衣服一件要上百元呢。”马金玉喜滋滋的说。对着窗子的影像顾影自怜了一番,马金玉对荣飞说,“老大最近很神秘,和陈丽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