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节汽车产业领导组 (第2/3页)
发展。引进国外汽车厂成熟车型走合资生产之路是主要的方式,北阳作为重工业城市必将大有可为。第二,零部件行业的潜力巨大,在打造零部件产业群的同时不应该放弃整车的生产和装配,因为整车将为地方提供更高的产值、收入、税收和就业。第三,建议考虑放弃轿车的争夺而生产中型、重型卡车。因为北阳历史上没有汽车生产的历史,比起我国的几个汽车基地竞争力肯定不如,争取轿车政策的政策要难的多。而卡车这块则容易的多,技术的难度也小的多。卡车的生产要着眼于重车的生产,目标是二十吨以上的重车。出于争夺市场,技术上一定走与外资合作的路。我国好像没有生产大吨位运输车的历史。”
“二十吨?”胡友荣疑惑地问。
“是的。经济的快速增长必将带动物流,哦,就是运输业的快速增长。我国的铁路运输将出现严重的瓶颈制约,航空是指望不上的,公路运输是唯一的选择。”
“可是道路状况不允许二十吨以上的车。”
“道路会改善的。我敢打赌,下一步的交通业将先行,大批国道,高速公路将出现。胡书记,建议您组织研究公路建设。和汽车产业一样,先下手为强,蛋糕就那么大,早吃的有,晚吃的看都看不到了。”
“可是,汽车行业是个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行业啊。”
“是的。建一个年产十万辆的卡车厂恐怕需要十亿以上的资金。但这是个比较长的过程,十年,如果在九十年代初北阳乃至省里能诞生这样一个基地,我想完全可以站在重车产业链的高端。十年时间,无论人才、技术还是资金,只要举全省之力,加上国家的支持,应该不是难事。”
“那么,零部件呢?零部件怎么考虑?你可能不清楚,省里和上海大众就桑塔纳车已经签署了生产协议,我们必须保证其国产化的进程。”
“胡书记是否考虑引入外资?”
“谈何容易。”
“汽车的民营化显然是个方向。如果将零部件生产放开,允许民营资本进入,进程会快的多。”
胡友荣惊愕地看着荣飞年轻的脸。改革开放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乡镇企业正在蓬勃兴起,但民营这个词似乎还是个雷区。
“我是瞎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