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节明华公司 (第2/3页)
绒防寒服,但明华公司绝不以羽绒服为最终目标。我的目标是市场立足大陆的顶级服装公司,综合了设计、生产和销售所有的元素。因此,明华公司和正在建设的工厂的关系是,这不过是我们建设的第一个工厂,将来在内地会设立5~8个服装制造厂,生产的系列也不限于防寒服。公司的顶层设计现在就要搞好,董事会,经理层的职责要按照国际惯例划分清楚。李先生,我建议,在目前的情况下,由您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你从香港带来的黄明福先生担任深圳服装厂的厂长,裘复生担任销售总监都没有问题,只是林乐醒先生担任设计室主任不合适,建议到北方另找一个。香港的设计师对防寒服不内行,而且,此人的风格趋于保守,色彩不是蓝就是灰,这不行,我认为,市场的突破点在青年,青年则在女性,所以,第一批上市的品种中主要体现女性亮丽的特点,色彩必须用红、橙、黄、靛蓝、紫等颜色,而不能单用中性色,式样嘛,荣飞取出他晚上加班搞出来的东西,当然是从梦境里毫无保留的剽窃,这些供林先生参考,羽绒服的式样应当是千变万化,绝不是单一的,古板的。荣飞笑着说,这位林先生来自香港,倒颇有大陆眼下设计师们的风格,太古板了。我不喜欢,所以他不应该,至少现在不应该担任设计室的主任或者首席设计师。对了,面料一定要特别关注,羽绒服最怕的就是羽绒从衣服里钻出来,因此必须找那种特别细密的面料。除此之外,就服装厂的建设,员工的福利,企业文化等荣飞记忆里能想起的东西全都掏出来倒给了李粤明。李粤明总的感觉就是荣飞的风格极其华丽,对于厂房的设计装修,对于员工福利都比出身香港的他豪奢的多,李粤明不禁奇怪在大陆如此贫困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荣飞为什么会有如此华丽近乎豪奢的风格。如果不是反复追问,他几乎要认为荣飞是西欧或者美国长大的了。他打破脑袋也想不出荣飞脑子里装着三十年后的记忆,彼时大陆大城市的生活水平都远超过了八十年代初的香港,见识自然胜过了此时的李粤明。值得一提的是林乐醒对荣飞所绘的服装草图极为钦佩,承认给他极大的启发。
荣飞和李粤明详细谈了原材料采购的问题,建议专门成立原料加工基地,特别是鸭绒。荣飞认为,在明华公司推出的羽绒防寒服上市后,不出一年,别的服装厂就会仿制出来,这就存在一个原材料的问题。现在着手建立几个基地,和一些养鸭场签订长期的供货合同,帮助他们成立鸭绒的初级加工工厂,甚至给他们提供资金都是极为划算的。羽绒服不可能被我们垄断,但我要的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