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章 史官节操 (第2/3页)
愧“才调无伦”之誉,不仅学识渊博对答如流;还常常滔滔不绝,说得有理有据,常能说出自己想说而说不出来的看法。
自此,刘恭的常用侍读队伍里又多了一个人。
“《春秋左氏传》为春秋末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起自鲁隐公元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以《春秋》为本。陛下既习《春秋》,当以《左传》为对照。”
天禄阁内,当年迈的太傅王陵得知博士贾谊少年时跟着荀况的弟子、秦朝的博士张苍学习过《春秋左氏传》时,就让他代替了自己的实际教学的工作,开始教授刘恭等人这部他研究甚深的《春秋左氏传》。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意思是说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庄公的弟弟……赶走共叔段是出于郑庄公的本意,所以不写共叔段自动出奔。陛下可有疑问?”贾谊解释完一篇“郑伯克段于鄢”后,转头望向刘恭问道。
刘恭对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本来就十分清楚。不过听完《左传》中这段对史官笔下含义的解释,想起史记中:“少帝及梁、淮阳、常山王,皆非真孝惠之子。杀其母,养后宫,令孝惠子之。”的这句记载,还是压抑不住对后世史官的愤怒,脱口而出道:“朕读“赵盾弑其君”和“崔杼弑其君”两个典故之时,都可从中看出史官的气节。尤其晋国史官太史伯记载下“崔杼弑其君”并为崔杼所杀,后太史伯的两个弟弟也和哥哥一样,最后逼得崔杼无奈,只好任其记载下了“崔杼弑其君”这一段。为何今日这篇“郑伯克段于鄢”中的史官却是如此的没有节操?连讥郑伯失教逼弟出奔都不敢秉笔直书。”
一口气说完,刘恭憋得青筋乍现,坐在那里气鼓鼓的瞪着贾谊,像是在等待他的回答。
“这……”贾谊被刘恭跨越性如此之大的问题给问懵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