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89章 】 破心结,毒士风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889章 】 破心结,毒士风采 (第2/3页)

是从之人自始至终都只有一个,那就是主公李利。而他贾诩虽然在军颇有威望,功绩显赫,却永远也不可能达到主公李利所处的高度,根本不可能对李利的统帅地位构成威胁。是以,军主要将领不会听命于他,主公李利自然也不会猜忌他,一如既往地重用他,信任他。

    切身体会到这一切并找到困扰自己很久的答案后,贾诩心里当真是五味杂陈,感触良多。与此同时,他也深深松一口气,如释重负,心泰然,再也不用战战兢兢地思前想后,更无须束手束脚地有着诸多顾忌。自此以后,他可以丢掉所有包袱和顾虑,放开手脚,轻装上阵,大展身手,尽情地施展才华。

    消除心头顾虑后,贾诩回头再看西凉军及西凉各州各郡的形势与权力格局,霍然是另一番场景。主公李利麾下七位谋主,除了武双全的周瑜周公瑾,其他人各据一方,齐头并进,隐隐表现出“赛马”的趋势。

    有着“双李别驾”之名的李玄、李儒二人,坐守京兆和凉州,总揽西凉政务,着力于农耕、通商、税赋、吏治和筹措粮草辎重等事务。贾诩和郭嘉主管军务,统筹战事,谋划剿除各路诸侯的战略战术;郭嘉坐守大将军府,处理军务,居调度;而他贾诩主外,负责指挥具体实施,确保预定谋划万无一失。周瑜统兵征战,必要时可为军主帅,总揽对外战事。实乃李利率军征伐之必不可少的臂膀。法正坐镇汉,窥视西南,谋划益州。伺机而动。鲁肃坐镇北疆,治理州郡,巩固并州根基,为戍守边塞的滕霄提供粮草辎重,确保北疆安定。

    从目前形势上看,待并州军政进入正轨后,鲁肃便有可能离开并州。毕竟滕霄和张辽所部大军都驻扎在并州,而并州别驾崔琰也是一位治政大才,足以胜任州刺史之职。而李利之所以将他安排在并州协助鲁肃。其目的便是等到鲁肃调离之后由他接任刺史。

    这是州郡政务方面的布局,在军队戍边及战事方面,布防更加严密。

    西面,李傕和樊勇主持雍州军政。驻守西域边陲。在敦煌郡屯集重兵,抵御西域诸国寇边犯境。

    北边,滕霄进驻并州,戎守北疆;张辽屯兵上党,虎视兖州与河北。

    西南面,黄忠坐镇葭萌关,法正提领汉郡守,并在阳平关屯集重兵。眼下正与益州军遥向对峙,双方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

    东面,波才驻守潼关,帐下大将徐晃屯兵安邑,扎营河东却陈兵于河内,对兖州虎视眈眈。高顺镇守函谷关,青龙营驻守荥阳,置身司隶最前线,一旦进军命令传来,便可出兵攻取洛阳,收复司隶全境。

    现如今,西凉军可谓是兵强马壮,人才济济,武将如云,谋士如雨。姑且不说武将,单是臣谋士之便有数十位谋略出众之人,没有谁能够力压群贤独占鳌头,独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位置终究会有人坐上去,但其人是谁,眼下还不得而知,暂时虚位以待。只有等到平定原之日,其人才会浮出水面,揭开谜底。

    ——————————小分割线——————————

    回顾西凉四州之地的军政布局,贾诩豁然开朗,压在心头的一块巨石终于搬走了,悬浮不定的心也随之落下,心大定。

    收敛思绪后,贾诩从桌案上拿起一卷竹简,笑呵呵地对许褚、庞德二人说道:“这是近日转送过来的汉战事摘要,法正在书简提到一件事,主公在汉做了一件亏本的买卖,补偿益州死亡将士三万金,将阳平关之战的斩获挥霍一空。呵呵呵!”

    笑声,贾诩话锋一转:“但我以为这笔补偿绝对是神来之笔,目前看来没有任何效果,可是后续价值就无法估量。因此,我与奉孝、元忠、优一致赞同此事,并答应这笔开支随后从我军缴获所得还给法正三万金,以作汉税赋。然则,眼下汉战事已经结束,各营皆无战事,全军休整,因此这笔巨额亏空便要落在你们青龙营头上。两位对此可有异议?”

    “啊!”许褚和庞德大惊失色,“噌”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