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63章 】 雄才大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863章 】 雄才大略 (第2/3页)

我对大将军甚为痛恨,但这只是私仇,岂能与我益州安危混为一谈?”

    “主公所言极是。”刘璋话音方落,赵韪便接声道:“两位公横死长乐宫前确实是私仇,微臣赞同主公之言,对主公公私分明之举深感钦佩。不过恕微臣斗胆直言,我等皆知主公与李利大将军私交甚好,并对大将军昔日派遣卫队护送主公返回益州之事一直铭记于心。但微臣以为此等私交亦是私事,不宜与我益州安危相提并论,更不能影响主公对当前局势的准确判断。”

    语气稍顿,不等刘璋开口,赵韪大步出列,走到玉阶正下方,对刘璋躬身一礼,既而转身面对众人大声道:“自司隶之战结束后,而今天下局势已趋于明朗。原各州,冀州袁绍实力骤降,兵马钱粮损失惨重,已然失去之前的原霸主地位,并时刻面临幽州公孙瓒的兵锋威胁。兖州曹操和吕布眼下正在争夺兖州,且胜负已定,曹操将重新夺回兖州。但是,时下原各州实力最强的诸侯并不是袁绍和曹操,也不是公孙瓒,而是荆州牧刘表。可刘表已年过旬,不复当年之勇,早已失去了争夺天下的雄心壮志,只是个守土之辈,毫无进取之心。何况,荆州与我益州素有嫌隙,积怨甚深,因此刘表与主公虽然同为汉室宗亲,却是同宗不同心,背道而驰。至于扬州袁术、徐州刘备和江东新近崛起的孙策等辈诸侯势力,与我等相距甚远,短期之内没有冲突。

    因此,方今天下,真正与我益州相邻的诸侯势力只有两个,其一是荆州刘表,其二便是西凉李利,而这两个诸侯势力又以西凉李利为最甚。李利其人,虽出身卑微,却是年少英才,多年戎马,从西域边疆一路打到原,披坚执锐,兵锋强劲,历年来攻无不取战无不胜。短短数年间,此人由一介小校扶摇直上,历任龙骧校尉、武威太守、骁骑将军、卫将军、雍凉二州州牧、骠骑将军,直至现在的大将军、当朝丞相。

    纵观大汉立国四百多年来。升迁速度如此之快,战功如此彪炳,权势如此显赫者。仅此一人而已。可他现年只有二十二岁,这意味着什么,想必不用我说,诸位已然心知肚明。此人这般年轻,却已是位极人臣,口衔天宪,执掌天下权柄。将来他若是再建功勋。天还能赏赐他什么,列土封王,亦或是禅位于他?”

    说到这里。赵韪突然收声,转身仰视着阶上的刘璋,与之对视一眼,继而闭上眼睛。再不言语。

    “长史是说李利志在天下。意图谋反篡位?”刘璋惊疑不定的问道。

    尽管刘璋对李利过往的丰功伟绩早已烂熟于心,并对此羡慕不已,可此刻听着赵韪再重述一遍,却是另一番感受。这一刻,他神色大变,惊骇不定,诸多思绪不由自主地涌上心头:“是啊,确如赵韪所说。李利现在已经位极人臣,天能够封赏给他全都给了。往后又该拿什么封赏他呢?高祖刘邦早已定制,异姓不得封王。这样一来,赏无可赏,封无可封,天只能退位让贤。可天一旦禅位,那我刘氏江山岂不是就此灭亡了?江山都让给别人了,我这个益州牧又当如何自处?”

    思绪纷飞之,刘璋多疑善变的禀性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瞻前顾后,患得患失。

    赵韪半晌不答话,此刻却幽幽说道:“毫不夸张的说,李利如此年轻便已位极人臣,未来不可限量,称之为‘雄才大略’亦不为过。这等雄才大略之人,若在太平年月,必将不得善终;可眼下正值天下纷乱之时,其人必然志在天下,意图染指江山,位及至尊。”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