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章】 机不可失 (第2/3页)
过来,李利不禁长嘘一口气,真正是如释重负。
与此同时,在天重病期间。朝数十名老臣联名请求李利取消天祭陵,且隐晦谏言此举有违祖制,不合律法。但是,李利却不改初衷,随后他将李儒叫到书房好一番嘱咐,并明确表示天和百官前往娄底原祭陵之事推迟两个月,待天完全恢复如初之后再择机前往祭拜。遂将天祭陵之事交给李傕全权处理。遇事不必禀报,可以相机行事,自行决断即可。
处理好城事宜后,整个大将军府彻底平静下来。众多僚属各司其职,由长史郭嘉代为决断处理,无须事事禀报。
四月最后一天的清晨,上千名铁骑卫队从郿邬西门悄然离开,迎着初升的朝阳踏上噙着晨露的绿草,一路西奔而去。
——————分割线——————
陈仓城二十里外的张卫大营,营寨依然高垒,十步一岗五步一哨,守卫极其森严。
此刻,汉军主将张卫却站在大营主帐的阶下,上阶主位上则坐着一位浓眉小眼,蓄着八字胡,神色阴鸷的年男。但见此人身高不过八尺,身材略显清瘦,身着上乘蜀锦缝制的暗红色锦袍,头戴墨玉冠,脚踏百花靴,随意坐在帅位上,浑身上下却透着威武霸道之气,致使阶下一众汉将领屏息噤声,目不斜视,低头而立,身形一动不敢动。此人的身份不言而喻,在汉地界上拥有如此威严气势之人有且仅有一人,这便是自领汉太守、五斗米教的第三代天师张鲁张公祺。
自从起兵攻打凉州、伺机偷袭长安以来,张鲁一直坐镇后方,坐守阳平关调动大军,居策应张卫和杨昂两路兵马。
在司隶之战结束前,战事颇为顺利,汉军势如破竹,接连攻城拔寨,无往不利。可自从李利班师返回长安之后,战局便随之逆转,西凉军源源不断地增加兵力,数以万计的援军陆续加入战斗,使得汉军一片大好的进攻趋势戛然而止,并随即一去不复返。迫不得已之下,汉军不得不转攻为守,放弃地势平坦的城镇,转而据险死守,竭力遏制西凉军的强大军威,力求将其挡在汉边境之外。
二十天前,听闻李利亲率大军征讨汉,张鲁闻讯大骇,以至于连续十几天寝不能眠食不知味,担惊受怕,惶惶不可终日。在现如今的雍凉二州和毗邻西凉的益州一带,再也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李利的强大与凶悍,至少没有人比他的切身体会更深。原因无它,概因他和李利几乎是同时占据一郡之地,并且彼此相距不过千里,同在西凉地界上。仅是这种冥冥之的缘分就绝非他人可比,而这其的滋味如何,也只有当事人的体会最深。
想当年,张鲁通过母亲卢氏的多方周旋,从刘焉手获得一支兵马,而后与汉郡丞张修一起前往汉,阴谋杀害原太守苏固,而后再设计鸩杀张修,继而自领汉太守,割据一方,拥兵自立。恰在此时,张鲁听闻西凉上将李傕的侄李利,以区区十七岁之龄赶赴凉州武威郡担任太守。当时张鲁对此嗤之以鼻,甚为不屑,认为李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