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32章】 唯恐天下不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832章】 唯恐天下不乱 (第3/3页)

李贼将此诏颁布天下,这是唯恐天下不乱哪!此外,诏书透漏出李贼篡位自立的巨大野心。俨然置汉室数百年基业于不顾,汉室江山已危在旦夕呀!”

    袁术闻声后稍稍收敛笑声,不以为然道:“刘氏天下已传四百余年,气数已尽,万里江山有能者居之,而今汉室已衰,自然会被他人取而代之。我等割据江淮。苦心经营州郡,厉兵秣马,所图不正是这一天么?天下大乱才好啊,若是不乱。我等岂不是坐等光阴流逝,永无出头之日吗?”

    “这??????”阎象闻言语塞,抬头看着双眸微眯、脸上挂着诡笑的袁术,微微摇头,心暗自叹息。稍许沉默后,他低声劝说道:“属下深知主公志向远大,然现下时机尚未成熟,不宜操之过急,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众矢之的。还望主公三思而后行。”

    袁术闻言后,脸上的笑容瞬间遁去,神情极为不悦地俯视着阎象,却见他神色坚决、目光坚定,俨然心意已决,不改初衷。顿时,袁术眼神一转,微微颔首道:“嗯,汝所言不无道理。此事不急,静观时变,容后再议。”

    眼见袁术终于松口,阎象不由得长嘘一口气,脸上浮现出轻松的笑容。

    与此同时,距离寿春千里之外的襄阳州牧府正堂上,精神矍铄的刘表同样捧着一道诏书。

    这道诏书与其他诸侯接到的竹简大不相同,这是一道锦帛谕旨,即天刘协的亲笔手书,也就是所有诏书的唯一一份真迹。

    只见锦帛上开头便是“《罪己讨逆诏》,诏曰:“朕以幼冲,奉承洪业,不能宣流风化,而感逆阴阳,至令百姓饥荒,更相啖食,天下纷乱,逆贼并起。永怀悼叹,若附渊水。咎在朕助不逮,诸勋爵后嗣为祸天下,祸乱苍生。??????冀州袁绍,四世勋爵后嗣,世受皇恩,而不思忠事,前有外藩勤王之乱,后有聚众袭取西都之逆,叛逆恶行,世所周知,乃世之逆贼也。谯县曹操,其祖曹腾,先帝内侍,恩宠昌隆,然其后嗣无德,率众附逆,为虎作伥,助纣为虐,亦国之逆贼也。涿郡刘备,织席贩履之徒,谎言贵胄,游走东西,为祸南北??????吕布忤逆??????袁术祸乱江淮??????孙策豺狼之徒??????”

    一道罪己诏,洋洋洒洒千余言,自天以下,历数天下各路诸侯忤逆叛乱,为祸天下。是以,此诏名为罪己诏,实为声讨各路诸侯,俨然是一道历数叛贼的告白书,天下各路诸侯全是图谋不轨的乱臣贼。

    纵观这道诏书之,惟有四人不在声讨之列,反而予以褒奖,加官进爵,位至三公或三公之上。其一,幽州公孙瓒,历年来抵御北狄蛮夷,忠心可嘉,由前将军擢升至卫将军,赐爵蓟乡侯。其二,荆州刘表,保境安民,劝课农桑,物阜民丰,由征南将军擢升至左将军,假节,进爵襄阳侯。其三,益州刘璋,安抚南蛮,抚恤百姓,辖地盛平,擢升征南将军,假节,进爵乐安侯。

    至于最后一位大肆褒奖之人则是呼之欲出,此人便是新晋大将军、录丞相事的李利李昌,进爵美阳县侯,食邑万户,假节,赐天剑,总理军政,赐乘銮驾、代天巡狩,牧守天下各州。

    “嘭!”尚未看完诏书全,刘表便义愤填膺地拍案而起,厉声怒斥道:“李贼唯恐天下不乱,此诏一出,我四百年大汉亡矣!”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