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87章 】 傲视群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787章 】 傲视群雄 (第2/3页)

道:“原来是这样。我道赵云所部为何只有区区五千人马突袭大营,原来另外一万五千大军全被堵在飞云渡无法脱身。”

    “正是。”郭嘉接声道:“按照原定计划,赵云率领一万五千人偷袭盟军大营,而徐晃将军则率领五千兵马拖住飞云渡的敌军。奈何计划赶不上变化,袁绍在飞云渡屯兵三万余众,其目的便是防止徐荣将军派兵偷袭盟军后方,以致于赵云、徐晃二人率领两万大军突袭时,遭遇飞云渡大军的顽强阻击。迫不得已之下,赵云将军只得率领五千轻骑突破敌阵,继而突袭大营;而徐晃将军则率领剩下一万五千兵马与辛评、辛毗兄弟率领的飞云渡大军厮杀周旋,从黎明时分一直鏖战到现在。”

    贾诩闻言后,说道:“袁绍在飞云渡屯集重兵,这是预料之的事情。娄底原北邻黄河,南面则是苍莽大山,唯一可虑之处便是东面飞云渡方向,是以袁绍必定在此屯兵防御。正因如此,此次决战盟军才敢倾巢出动,与我军展开殊死大战。只可惜袁绍千算万算却终究没有料到,赵云将军勇不可挡,带领五千战骑硬生生突破飞云渡隘口,继而直奔辕门杀来。

    如此便让袁绍误以为飞云渡已经失守,盟军已失去退路,从而促使他仓皇弃营而逃,导致主战场上溃退下来的盟军得不到丝毫喘息之机,只能继续逃亡,由此才引发了眼前的大溃败。

    而今回过头来,再看此次决战,盟军败得有些冤枉,一步走错满盘皆输。而我军则是赢得侥幸,得胜的关键便是黑山军临阵倒戈,一举彻底打乱了盟军的阵脚,从而引发盟军一连串的失误,继而大败溃散。”

    李利感同身受地欣然颔首:“和所言极是。正面决战不同于寻常战事,很多谋略和见不得光的阴谋诡计根本无所遁形,两军拼得是实力和整体战斗力,其它手段都无关大局,也无法左右决战的成败。即便如此。此次我军与盟军都还各自拥有杀手锏,盟军的杀手锏便是地坑绝杀阵,而我军的杀手锏则是一明一暗。摆在明处的是赵云、徐晃所部两万援军,一直藏于暗处的便是黑山军临阵倒戈。

    相比之下,盟军的杀手锏威力更大,险些致我军于死地。无奈何,人算不如天算,袁绍精心设计的绝杀手段最终没能坑杀我西凉铁骑,反倒坑杀了十几万盟军将士。致使兵力占绝对优势的诸侯盟军一败涂地,大败而逃。这真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害人终害己!”

    “主公此言大善!”郭嘉附和道:“此次决战。袁绍从一开始就没想过在正面战场上打败我军,而是将全部心力都用在陷坑之上。因此,当张燕率领黑山军临阵倒戈之际,袁绍慌乱失措。根本做不到处变不惊。无法冷静的应对剧变,只想着把张燕和黑山军除之而后快,错误地将黑山军诱入后军腹地。正是这一步走错,才使得整个战局发生了不可扭转的剧变,最终导致盟军惨败,而地坑绝杀阵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非但没有一举覆灭我军战骑,反倒坑杀了一半以上的盟军主力。加剧了盟军的败亡。

    与此同时,主公亲身赴险。李代桃僵更换帅旗之法,以及随后的投石问路,都是神来之笔。若非如此,只怕我军战骑极有可能被地坑绝杀阵一举伏杀,从而遭受前所未有的惨败,甚至于葬送掉整个大好局面。倘若袁绍的阴谋得逞,那我西凉军挥师东进原将变得遥遥无期,五年之内能不能恢复元气都是未知之数。

    毕竟,我西凉军今时不同往日。昔日主公率领武威军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发展壮大,从区区数万兵马发展到拥兵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