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37章】 击掌为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37章】 击掌为誓 (第2/3页)

终占据着大义之名,无论对哪里用兵都是师出有名,名正言顺;反之亦然。

    稍稍思量后,孙策淡然一笑,知道李利说得是反话。

    方今天下确实有几路诸侯拥兵自立,擅自设立官职赏赐给麾下的臣武将,但这毕竟是少数,仅限于冀州袁绍、兖州曹操和江袁术等屈指可数的几路诸侯。大多数诸侯虽然同样拥兵自立,不向朝廷纳粮进贡,却不敢私设官职。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天下各路诸侯大多自领州牧,却没有人再给自己晋封州牧以上的官爵。比如冀州袁绍对天敕封的车骑将军之职很不满意,但是不满归不满,他仍是车骑将军,却不敢擅自僭越大将军之位。冀州袁绍尚且如此,其他诸侯自不必多言,他们敢于给手下武私设官职,却不敢给自己加官进爵。

    究其原因,除了天本身的正统之名,最让各路诸侯忌惮的还是李利及其麾下西凉军的强大震慑力。因此,天下大乱至今,始终没有人敢于称王称霸,不约而同地将自身官职置于李利之下,以免被李利盯上,伺机出兵讨伐。

    理顺思绪后,孙策面带笑意地恭声道:“大将军过谦了。此次原各路诸侯之所以联合起来对抗大将军,是因为他们被大将军压得喘不过气,时刻感觉如芒在背、如鲠在喉,寝食难安,惶惶不可终日。虽然他们敢于私设官职赏赐给一众手下,却不敢给他们自己私设官爵,由此足见将军之虎威何等强大。

    相比之下,我孙策至今不过是区区校尉,而且还是袁术授予的官职,出了袁术治下,其它各州郡的士族官员根本不认可,有等于无。实不相瞒,孙某此番会盟之后打算脱离袁术,返回江东故土。自谋生路。若是没有天诏书在手,我将寸步难行,更不可能得到当地士族门阀的认可。因此,恳请大将军成全,敕封我为豫章太守,并承袭家父乌程侯爵位!”

    “豫章太守?”李利神情愕然,沉吟道:“我记得令尊孙坚此前应该是长沙太守吧。为何你却要豫章太守之位?难道你想和袁术隔江而治,独霸江东?”

    “这、、、大将军高看孙策了。”孙策闻声色变,谦逊说道:“不怕大将军见笑,我至今尚无立足之地,手下一万余人马还是借来的,除此之外。钱粮军械更是紧缺。因此,若能夺得一块立足之地就已经心满意足了,岂敢奢望独霸江东?还请大将军成全,应我所请,赐下诏书!”

    “呵呵呵!”李利微眯双眸盯着孙策飘忽闪躲的目光,笑道:“其实你用不着掩饰,也没有必要欺瞒于我。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说出来。你想割据江东,自成一路诸侯,这点心思岂能瞒得过我?”

    “呃!”孙策愕然应声道:“大将军洞若观火,孙策惭愧之至。”

    此刻孙策的姿态放得很低,颇有唯唯诺诺的架势,与之前动辄生气发怒的倨傲模样俨然判若两人。

    这可真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现在有求于李利,心期盼已久的宏图霸业全都寄托在一纸诏书之上。眼下他虽然手有一万多人马。却没有积攒到钱粮,也没有足够响亮的名号,倘若再没有天敕封诏书,单凭他手这点人马很难成事。然而,一旦他有天敕封诏书在手,那就截然不同了。师出有名,名正言顺。不愁江东大多数士族不支持他。

    惟有如此,方能成事。

    只可惜孙策违心做出的谦卑姿态实在很拙劣,根本逃不过李利的眼睛,一眼就能识破他的伪装。这就是孙策的本性使然。他根本不是卑颜屈漆之人,生性刚烈,宁折不屈。但此刻为了期盼已久的宏图霸业,他不得不向李利低头,好言奉承,以期得偿夙愿。

    看着孙策强颜欢笑的谦卑神情,李利眼角闪过一抹寒光,沉声道:“如今正值我军与盟军大战之际,倘若此战我军落败,我即使给你一道诏书又有何用?此一节,不知你有没有考虑过?”

    孙策闻言眉头跳动两下,抬头正视李利,说道:“既然大将军相询,那我就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