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 (第2/3页)
偏本能地忽略他的年纪,以至于想象的那个人与眼前的李利根本对不上号。
“我是不是看上去很年轻,与公明心目的主公形象截然不同?”看到徐晃满脸惊讶的神情,李利笑声问道。
徐晃闻声色变,当即躬身施礼,坦言道:“主公慧眼如炬,末将确实有些吃惊,没想到主公如此年轻俊美。”
“哈哈哈!”李利闻言微怔,既而开怀大笑,随手扶起徐晃,笑道:“公明啊,你是第一个当面夸我相貌好看的武将!若是别人这么说,我会认为他是故意奉承于我,但这句话从你徐晃嘴里说出来,我认为这是大实话,令人愉悦。”
说罢话后,眼见徐晃又要躬身行礼,李利一把拉住他,笑声道:“公明不必拘礼。今日我等主臣初次相见,彼此还不了解,往后你就知道我李利是什么人。对了,公明背上的伤势要不要紧?”
“多谢主公挂念,末将无碍。”徐晃应声答道。
李利颔首道:“如此便好。想必云龙都跟你交待过了,从现在起你就是金猊卫左军司马。听从诚调遣。不知公明意下如何?”
“诺!”徐晃躬身领命,随即似是想到什么,神色有些迟疑,似是犹豫不决。
“公明但讲无妨。”李利微笑道。
徐晃闻言微微惊诧,既而恭声道:“主公容禀,末将原有一营人马,其有三百多人跟随末将多年。情同兄弟。如今末将承蒙主公赏识得以进入金猊卫,不知他们日后又将如何?”
李利微微颔首,笑声道:“公明重情重义,实乃真男儿!不过你那些将士能不能进入金猊卫还要看他们有没有过硬的本领,如果他们够资格进入金猊卫,我准许你将他们编入亲兵队;倘若他们本领不济。就纳入郡府兵序列。此事由诚随你回营考核,云龙负责善后事宜。公明以为如何?”
“多谢主公成全!”徐晃大喜过望地躬身拜谢道。
“嗯,公明负伤在身,下去歇息吧。”李利微笑摆手说道。
徐晃神色诧异,恭声道:“眼下大战一触即发,末将岂可置身事外,请主公允许末将留下守城!”
李利闻言一笑。点头道:“也罢,既然公明执意如此,那就留下吧!”
说罢话后,李利缓缓转身走到城楼前,观望城下阵前的马超与孙策之战。
这时,一直不曾言语的郭嘉,低声对李利说道:“我之前倒是小看孙策,误以为他是个有勇无谋之辈。现在看来并非如此。方才他竟在两军阵前当众挑拨是非,企图从马超将军口套出一些我军机密,不料马超根本不想和他多言,彼此话不投机,没说两句又厮杀到一起。不过这个孙策果真了得,居然能和马超将军激战四十个回合不分胜负,看这架势最少还能支撑几十个回合。由此看来。孙策这厮还真是个有勇有谋之人,端是不可小觑!”
“哦,竟有此事?”李利闻声错愕,稍稍思索后。轻笑道:“孙策和其父孙坚性格极其相似,他们父二人曾经并肩作战好几年,因此孙坚对孙策的影响很大,几乎是根深蒂固,很难改变。孙伯符生性高傲,骄傲到骨里,但高傲并不代表他缺乏智谋,更不是冲动鲁莽之徒。但他有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宁折不弯,除了他的亲生父母,根本不会向任何人低头。正因为如此,他此前才会处处碰壁,以至于无处安身,不得不投到袁术帐下。
然而此绝不是甘居人下之辈,始终念念不忘继承孙坚遗愿,割据江东,建立一番霸业。只是令我感到奇怪的是,袁术历来吝啬,对孙策看管的很严,为何此番却将两万人马交到孙策手里,让他领兵前来会盟呢?此举不像是袁术的处事风格呀,他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慷慨大方了?”
郭嘉闻言后,眉头微动,心思急转之下,忽然眼底闪过一丝恍然之色。随即他轻声问道:“主公可曾听说过孙坚攻入洛阳皇宫寻得传国玉玺之事?”
“嗯?”李利愕然应声,当即想起一段被他抛到脑后的记忆,关键字眼就是落到孙氏父手的传国玉玺,只不过此事随着孙坚之死而沉寂下去,这几年已经无人再提此事。就因为这样,李利才会将此事抛到脑后,一时间竟然没有把孙策和传国玉玺联系到一起。
“奉孝的意思是说,孙策此次之所以能从袁术手弄到两万人马,就是他用孙坚拿命换来的传国玉玺抵押给袁术,从而借得这些兵马?”
“正是!”听到李利的询问后,郭嘉欣然点头应声,既而冷笑道:“以江袁术的为人性格,休说两万兵马,就算是两千兵马,他也不会交给孙策。因为他根本不信任孙策,连带着对孙坚死后留下的一众旧部都不信任,处处提防孙策等人,生怕他们投而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