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太聪明自作自受 (第2/3页)
等不薄,这份交情我等不能忘。何况,如今大将军手握数十万雄兵,大部分兵马还是久经沙场的西凉骁骑,其实力之强、战力之盛,早已凌驾于天下众诸侯之上,我幽州兵马虽然骁勇善战,但与西凉军相比却要逊色不少,绝非西凉军之敌。加之我等与西凉相距遥远,三五年之内不会发生冲突,因此我意与西凉军结盟,共抗冀州袁绍!”
说完话后,公孙瓒从手袖掏出一卷信帛,抬手示意公孙范上前。
待公孙范接过信帛察看时,公孙瓒微笑说道:“这是几天前大将军遣人送来的密信,此乃大将军手书。与密信一起送来的还有天诏书,天敕封我为前将军,兼领幽州牧,总揽幽、冀、青、徐四州军政,戍守边境,谨防异族入侵我大汉疆土。此诏事关重大,一旦传扬出去,恐会招来冀州袁绍出兵进犯,因此我这几日一直揣在怀里,没有宣之于众。而今袁绍屯兵边境企图进攻司隶,这样以来,我等便再无忧虑,只要原战事持续半年,我等便可趁此时机剿灭阎柔等叛贼,实力再涨,不惧冀州军进犯。”
说到这里,公孙瓒显得颇为振奋,神采飞扬,眉开眼笑,似乎他这个总揽四州军政的前将军已是大权在握一般。
倘若一切如他所愿,等到真正占据四州之地的时候,那他公孙瓒将成为天下间最强大的诸侯,实力还在西凉军之上。到那时,问鼎天下便不再是。而是很有可能成为现实。
不过这一切任重而道远,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对此公孙瓒心知肚明。身为一路诸侯,他还没有狂妄到目空一切的地步,深知世事之艰难。但他确有鲸吞天下之志。早在陈留会盟之时,他便有此志向。
其实,陈留会盟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都有取汉室而代之的心思,只不过这种心思大家心照不宣而已。否则,各路诸侯何必急匆匆、兴冲冲地领兵结盟,合兵讨伐董卓?
相对而言。真正忠心汉室之人是绝对不会擅自出兵攻打京都洛阳。比如幽州刘虞、荆州刘表、徐州陶谦、扬州刘繇等牧守一方的封疆大吏,他们都没有参加会盟,因为他们这些人才是忠心汉室的坚定拥护者。然而,陈留会盟之战,表面上看起来,诸侯联盟取得胜利。迫使董卓迁都长安;实际上,诸侯联盟却是惨胜如败。没有夺回天,何谈胜利?
正是由于陈留会盟失利,才促使那些忠心汉室的封疆大吏再不敢轻举妄动,各自守着自己的地盘安享富贵,再也没有起兵兴汉室的念头。毕竟五十余万诸侯联盟大军都打不过西凉军,凭借刘虞、刘表和刘繇等人手的那点兵力又能算什么。根本奈何不得西凉军。
时隔三年有余,冀州袁绍再次调集大军准备攻打西凉军。推断出袁绍的真正用意后,公孙瓒不用费神思量,就知道袁绍是故技重施,必定联合原各路诸侯再度联合出兵,共同讨伐西凉军。与前次会盟不同的是,这次联盟没有他公孙瓒参与,而袁绍也不会邀请他出兵会盟。
“大将军要与兄长结盟?”看完信帛的公孙范,一边将信帛递给侄公孙续,一边神色诧异说道。
“正是。”公孙瓒轻轻点头。笑道:“大将军想与我结盟,同富贵、共进退,永结盟好。密信上说,一旦袁绍大军有异动,希望我们出兵偷袭袁绍后方。事成之后另有封赏。不知你们意下如何?”
公孙范思量着说道:“眼下我等若能与大将军结盟自然是好事,毕竟我们幽州与西凉相隔千里之遥,没有矛盾冲突。加之我等现在内忧外困,若能借助大将军麾下西凉军削弱袁绍的实力,何乐而不为呢?故而,愚弟赞成兄长所言,与西凉军结盟,共同对付冀州袁绍!”
公孙瓒微笑颔首,目光转向儿公孙续身上,想听听自己的长如何看待此事,明显带有考校之意。
“父亲英明,孩儿也赞成与西凉军结盟。但凡这种对我们有利的事情,我等岂能拒绝?”公孙续刚刚及冠,相貌和身量像极公孙瓒,话语口吻也与公孙瓒十分相似,显然是处处效仿其父。
“嗯,我儿长大了。”公孙瓒捋住胡须,笑呵呵地赞许道。
这时,先前面露惧色的关靖已经恢复如常,只见他故作深沉地疑声道:“属下赞成我军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