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49章】 於夫罗狂妄寇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549章】 於夫罗狂妄寇边 (第1/3页)

    临近午,数十艘战船徐徐前行,迎风北上。

    船舱,案几上茶香扑鼻,芬香喜人。

    李利神色如常坐于上位,周瑜和鲁肃二人居于两侧盘膝而坐。

    三人都没有说话,顾自品茶,若有所思。

    帷帐之内,小乔和大乔坐于榻上,一边窃窃私语,一边缝制锦袍。

    “不知兄长对蛮夷寇边之事如何应对?”

    一盏茶饮罢,鲁肃重新换上一壶新茶,架在炉上火慢煮,随之轻声问道。

    李利面露笑意,随口道:“眼下摆在我等面前的事情就是尽快赶回西凉,其他事情暂时鞭长莫及,随它去吧。”

    “话虽如此,可兄长仍需有所安排才是。否则戍边将领没有得到将令,只怕不敢自作主张,难免有失啊!”鲁肃思量着说道。

    周瑜闻言点头,低声道:“敬所言极是。主公治军严明,麾下将领各司其职,其难免有所牵制。如果没有主公将令,军将领很难形成合力,自然无法组织军队快捷有效地抵挡蛮夷入侵。

    何况,此番蛮夷联合进兵,其盘踞在并州太原、上党一带的白波贼和於夫罗所部便有五万余众,河套南匈奴老王又出兵四万铁骑相助,再加上西部鲜卑和北地郡残存的羌族部落五万余骑兵,合计约十五大军。如此多的兵马寇边南侵,其实力不下于一路实力强大的诸侯,端是不可小视。此外,联军大多数都是游牧部落骑兵,弓马娴熟,其战力亦不可轻视。

    此外。令末将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并州白波贼为何要参与其?他们究竟有何倚仗胆敢与蛮夷同流合污,举兵犯我边境?”

    周瑜这番话与鲁肃不谋而合,两人对此颇为不解,急于想弄清楚其原委。毕竟他们二人初入西凉军。对西凉各州郡边境形势不甚了解,眼下只能依靠自己所知道的情况各抒己见。

    值得一提的是,周瑜对李利的称谓很有特点。不谈公事的时候,他称李利为兄长,一旦论及公务,便以末将自居。分寸拿捏得十分娴熟,丝毫不逾礼制,恪守主臣之道。

    与他相比,鲁肃则无需避忌。因为他是李利的结义兄弟,按照主臣之礼和兄弟亲疏关系,他可以称李利为主公。亦可称之兄长,无论公事还是私下,都可以如此称呼,无须忌讳。

    细说起来,周瑜和鲁肃二人与李利之间的关系,几乎不存在亲疏之别。鲁肃与李利乃异姓兄弟,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而周瑜和李利之间虽为结义。却是连襟兄弟。因此,三人之间还真是很难分出亲疏远近之别。再加上,这一路上三人一同经历过很多事情,兄弟情义日益稳固,已然牢不可破。故而,此时三人坐在一起议事,确是无须避讳,想问什么就问,想说什么也不用遮掩,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而这,恰恰是李利此番南下游历的最大收获。正如他自己所说,人生得一知己已是大幸,若能得到几位倾心相交的知己好友,那就是一笔享用终生的无价之宝。

    在此之前。李利在西凉军几乎没有这样坦诚相见的兄弟,或者说他有一帮忠诚于自己的兄弟和属下,却没有真正可以畅所欲言的知己挚友。无论是他的亲弟弟李暹还是军师贾诩,往往都会遵从他的意愿办事,很少提出相左的意见。至于尚书令李玄、侍李儒、武卫营统领樊勇以及一众亲信将领,他们都是以李利马首是瞻,惟命是从,很难做到不加掩饰的秉义直言。

    然而,此次历时将近半年的游离之旅,李利却意外得到三位敢于直言的属下和兄弟。鲁肃自是不用多说,他本身就是个实话实说的耿直之人,况且又是李利的结义兄弟,自然不用避讳。余下两人就是右军师郭嘉和此刻统领锦帆营的左郎将周瑜。

    郭嘉生性不羁,功名利禄之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