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中山之行——离别 (第2/3页)
爱。末将虽然也想尽早奔赴疆场,但眼下却是无法成行,辜负了主公一番好意。家兄在世时,便是家长兄,如今他已过世,我和小妹理应留在家守孝,以全孝道。自古孝守孝之期是三年,我与小妹虽不是孝,却理应行孝之礼,且不说守孝三年,至少也应守孝百日。此番小妹与李暹将军定下亲事,半年后成亲,末将之意便是留在家守孝半年,而后护送小妹前往长安成亲,到那时,我再进入军营也不迟。
此外,末将听闻西凉军近两年没有战事,境内祥和安定,边境驻军也无大战,关河安定,百姓安居乐业。既如此,末将于情于理都应该留在家略尽孝道,既能自己心安,问心无愧,又不会遭人非议。此乃末将肺腑之言,还望主公成全。”
赵云这番话合情合理,说的透彻,无可挑剔。李利纵然想立即将赵云招到军,却也不便再开口,更没有合适的借口。
孝道,自古便是大事,在时下更是天字第一号大事。否则,公孙瓒也不会准许赵云请辞回家,如饥似渴的刘备也不会坐视赵云离去。
此次李利通过各种或明或暗的手段将赵云收到麾下,这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如今赵云不愿立即离家。坚持替亡兄守孝半年,这个要求一点也不过分。在情在理。对此,李利纵有千般不愿,一百个不放心,却也不能强人所难,强行带走赵云兄妹。
看到主公李利沉默不言,李玄和郭嘉二人对视一眼,心里有话却也不便说出口,因此他们二人只能相顾摇头。既而低头继续喝茶。
沉默片刻之后,李利颔首说道:“也罢,人伦孝道乃头等大事,我自当成全龙至孝之心。不过我有一言必须事先言明,此番龙既然拜我为主,又与我有姻亲,并且身兼军职。那么龙守孝期间,俸禄照常发放,家一应生活用度皆有我负责。元忠,今夜便将龙一年所应领取的俸禄和家所需钱粮用度,悉数交给小妹和樊氏。另外,征询她们二人的意见。看看家还有没有难处,如有难处,一并解决。此事,今夜就办,不得拖延。”
“诺。属下领命。”李玄接声应道。随即他向李利躬身一礼,对郭嘉、赵云二人点头示意。既而起身大步离开,立即办理李利交付的事情。
“这、、、、、、主公如此厚赐,末将愧不敢当。”赵云惊愕半晌,既而起身恭声说道。
李利摆手示意赵云不必多言,既而轻轻拍着赵云的肩膀,神情赤诚地说道:“我与龙一见如故,三日前一战更是惺惺相惜,相见恨晚;而今你我虽为主臣,实则我心里早已将龙当做兄弟看待。若非身不由己,我甘愿留在这里与龙一起为赵风兄长守灵,早晚祭拜。
龙家虽然颇有家资,吃喝不愁,但先前筹办丧事耗去钱粮不少,随后又有我等一行人叨扰半月。前后加在一起,家钱粮已然告罄,即便还有余粮,只怕也要紧衣缩食度日才能维持半年。而这点钱粮对于我来说,却是举手之劳。因此,龙不必多说,就这么定了。何况,我刚才已经说了,龙现在是我李利麾下的将领,一应用度自然由我负责,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走遍天下也是这个理。
另外,还有一事要提前告知龙。那就是,随后我会命人送来道彩礼以及小妹的嫁妆,一切均按公侯婚嫁办理,龙随后留意一下即可。而随行而来的仆人就是龙日后的亲兵卫队,他们不必回去,等到婚嫁之时,顺便护送小妹出嫁,与龙一道前往长安。”
事无巨细,李利将随后事宜说得很仔细,几乎方方面面都想到了。像这样对待麾下将领的善后事宜,在西凉军上千名将领之,迄今为止,仅有赵云一人而已。
说完事情之后,李利摆手示意赵云不必推辞,并提醒他晚间祭拜赵风英灵的时间到了。
待赵云起身离开时,李利看着他的背影怔怔失神,直到背影彻底消失在视线之,他仍旧浑然不知。
“主公担心龙背信弃义,投而复叛,日后改投他主吗?”就在李利怅然若失之时,郭嘉轻声问道。
“呃?”李利惊愕地回过神来,当即摇头说道:“不,我从不怀疑龙的忠义之心。因为他不是背信弃义之人,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只是、、、、、、哎!我深喜龙之才,担心此番我等离去后,万一途发生变故,龙被其他诸侯强行留在身边,那就悔之晚矣!”
“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