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3章】 千丝万缕,文昌三约(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183章】 千丝万缕,文昌三约(下) (第1/3页)

    前车之鉴,犹在眼前。

    百官们看到董卓坐在相国椅上闭眼沉思的样,就知道董卓现在心情不好,说不定待会儿他就要挥剑杀人。

    而最有可能被杀的人是谁呢?

    李利?

    不,不太可能。

    董卓要杀李利的话,早就杀了,何必等到现在。

    何况李利敢在百官面前顶撞董卓,分明是有所依仗。否则,难道他活腻味了,自寻死路吗?

    如果董卓不杀李利,那会杀谁呢?

    于是乎,满朝武百官一个个噤若寒蝉,眼观鼻、鼻观心,目不斜视,低着脑袋似褡裢一样,一动不动,生怕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被董卓迁怒诛杀。

    不仅是官如此,上百名武将同样是屏息噤声,连大气都不敢喘,全是质彬彬、斯斯的乖巧模样。

    董卓之威大如斯,却是让李利大开眼见,心禀然。

    但李利心坦荡荡,并不怵董卓。

    因为他提出的三个约定,只要董卓还没有老糊涂,必然能够想明白,从而就能理解其的意思。

    只不过董卓到底会不会答应约定,李利心里却是很没底,因为董卓是祸乱天下的枭雄。

    枭雄之心岂是那么容易揣摩的?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喜怒无常,高深莫测。

    李利心很笃定一点,那就是只要董卓还没有丧失理智,就不会当堂杀他。因为他李利也不是任人**的软柿,拥兵数万,征战以来鲜有败绩,并且还不在董卓所控制的长安城之内。而是在凉州西部四郡。

    这就是李利与其他西凉将领孑然不同的地方。虽然他名义上仍然归属董卓麾下,却有属于他自己的根基和兵马,钱粮军械不受董卓挟制,拥有极大的自主权。

    此外,李利在长安城也不是孤立的存在。与众多西凉将领都有交情,何况他还有李傕这个叔父在前面顶着。

    胆量是靠实力支撑起来的,否则就是狂妄自大,自不量力。

    正是因为外有强援、内有助力,李利才敢与董卓面对面的对话,不惧董卓的威胁恐吓。

    另一方面。李利从来没想过要与董卓为敌。因为他目前还不是董卓的对手,只能屈居董卓麾下,借着这棵大树的树荫,积蓄力量,快速发展壮大。

    事实上,当今天下。没有那一路诸侯敢向董卓叫板挑衅,因为他们都不是董卓的对手,全都俯首蛰伏起来,暗自积蓄实力,等待时机。

    现如今,除了冀州袁绍、兖州曹操、南阳袁术、右北平公孙瓒等人之外,大汉其它各个州郡仍在向长安朝廷缴纳钱粮。只不过钱粮数目有多有少。其徐州、巴蜀、荆州和司隶等地缴纳的钱粮最多。

    而朝的三朝老臣,如杨彪、朱儁、皇甫嵩、王允等人之所以还能活到现在,就是因为他们门生故吏遍天下,能够催促各州郡缴纳钱粮,还有存在的价值。否则,以董卓暴戾蛮横的秉性,岂能容忍他们活到现在?

    不过,纵然是这些老臣有所依仗,但董卓一旦怒羞成怒起来,那就顾不了各州郡的钱粮了。先杀了再说。

    李利先前也搞不懂董卓既然不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