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7章】 望君亭,亲疏有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77章】 望君亭,亲疏有别 (第2/3页)

安宁。

    “蔡郎何故叹气呀?昌已派人传讯,午后便到。再等半个时辰,他们就应该到了。”

    亭,李傕神态自若地饮着茶水,不时向西边眺望。听到蔡邕的轻叹声,他颇为不解地说道。

    “哦,稚然误会了。老夫并不是埋怨昌迟迟未归,而是看到石柱上张氏的生平,心有感触而已。”蔡邕转身坐回李傕对面,神色平静地说道。

    李傕闻言后,笑着说道:“原来如此。刚才我还以为蔡郎对昌心生不满呢,原来您老比我还要纵容他。呵呵呵!”

    蔡邕点头笑着道:“昌早晚必成大器,这是老夫第一次看见他的时候,便有此念。如今他果然不负众望,年纪轻轻便拜将封侯,坐拥四郡之地,手握雄兵,他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

    稚然贤弟,如今我们已是一家人,老夫倚老卖老,你别介意。老夫知道你与昌似有不和,只因些许家事而徒生间隙,却是不应该呀!你与昌是血脉相连的叔侄,亲自抚养他们兄弟二人长大,名为叔侄,实则情同父。昌年轻气盛,或许言语失当,你作为叔父,是长辈,岂能与他计较。所以老夫希望贤弟不计前嫌,与昌重归于好。你若是鼎力相助于他,那昌就能走的更远,更顺利,将来必定能为李家光耀门楣,建立不世功勋!”

    听着蔡邕的这番话,李傕脸上浮现出一丝无奈之色,眼神有些飘忽不定,神不守舍。

    时至今日,李傕不得不承认自家侄儿李利确实是深谋远略,目光长远,算无遗算。

    早在牟县的时候,李利就与他商量过分家的事情。当时他想给自己的独李式留一份家产,几经犹豫之后,他点头默认了李利的提议。

    回到长安城之后,由于他李傕的默许,正妻杨氏历来跋扈,根本没想过把李家的家财分给李利、李暹兄弟二人,而是直接把他们兄弟扫地出门。

    原本叔侄俩商量好的事情,可是却被杨氏弄成了如此尴尬的局面,使得李傕大失颜面,背地里不知道有多少人讥笑他。而李利兄弟二人也是十分囧迫,深夜被赶出家门,抱着铺盖和母亲的遗物夜宿军营,随后自力更生,另立门户。

    事后,李傕将杨氏大骂一顿,甚至还狠狠地抽了她两个耳光,打得杨氏嘴角流血,浑身颤抖。要不是念及李式年龄还小,李傕差点一怒之下休了她。

    那一次是杨氏嫁到李家十余年之,第一次挨打,而那两个耳光也告诉她,李利和李暹兄弟二人在李傕心目的份量有多重。只不过这件事情,外人都不知道,包括李利和李暹二人也不知道。

    然而,尽管叔侄俩商议好的事情,在执行过程出了不小的纰漏,几乎是假戏真做,弄得李傕和李利叔侄二人灰头土脸。但结果仍在李利的预料之。

    在蔡邕的鼎力帮助下,李利如愿以偿地外放任职,而且还是一郡太守高位。凭此,李傕就不得不对自家侄儿刮目相看,居然能说动蔡邕帮他谋取太守之位。

    随后,李傕虽然对李利上任武威太守之职顾虑重重,却也鞭长莫及,帮不上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