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卷 第四章 霸主的决断 (第2/3页)
体将士眼看节都过不成还是林铁锋利用个人影响在地方企业家处周转了几千万的短期贷款给将士们预支了头三个月地饷。这种事本身就是非常危险的会造成将领的离心力和威望值同步急剧上升。可惜了解这种事的严重性并能予以干预的谭康和朱赫来根本就不知道这回事。他们有自己地事要忙根本来不及管到分钱这种细枝末节的小事。
于是乎在军饷这个很庸俗的问题上。历史积怨加上最近变化使得江淮军全军上下的不满情绪到达了一个历史最高点。同时海啸救灾和**手段使得他们获得了社会的交口赞誉和极高荣誉在这种情况下欠饷这件事本身变得更象是一种挑衅和侮辱。一面是沉重的生活负担一面是损及荣誉的侮辱面临这两面夹击任何血性汉子也坐不住了吧。
我讲到这里便停下了。过了两三分钟没有下文。寒寒等得干瞪眼只得开口说:“这么说你还挺同情他们的?这么说他们完全是被逼反地值得同期的义军所以你为他们撑腰出任他们的精神领袖再正常不过了?”
“于是一般士兵和多数下级军官来说。是这样的。要是我黄二从来未曾迹混在这种军队里上有老下有小七八张嘴要着吃饭却又拿不到饷――遇到这种事也同样只有两种选择了:自杀或是革命。”
“那么对中高级军官呢?”
“他们就不一样了。”我微微一笑:“有些细节你不知道。我才从前线回来时。江淮军的一个中级军官马卫就曾与我接触。兴办讲武堂时江淮军给我出人出力改建了大连到葫芦岛的公路。争取到尼税之前那段时间资金紧张马卫家族的马氏企业也曾给过我几百万地资金支持不然那一阵吃饭都成问题。华北军残余作乱时他们也曾及时秘通情报。相比之下江淮军跟我的关系。可比华北军好得多了。”
寒寒的脸色凝重了起来:“那是有目的的吧?”
“咱们都是聪明人不兜圈子了。”我点点头说:“军中和政府内有一伙少壮派势力很久前就一直在蠢蠢欲动。海啸也许是不可预测和避免地天灾九州事件是个偶然欠饷这种事则实在是太司空见惯了。这些矛盾纠缠到一起爆出来同样是一个偶然跟你遭遇的事一样明白么?”
“你的意思是说最终还是得生的早迟而已。是这个意思吧?”
这时巴斯克冰忽然在外面敲响了酒窖的大门大声嚷嚷着:“快出来电视报道出来了好看啊好看!”
尽管中日关系从七月事件以来就一直没真正良好过。但对彼此的关心程度却一向保持在一个高点。电视里正在播放着关于南京政变的新闻。经过剪辑地画面显然是经过多人之手采集而成的此时正在南京的日本大使、记者和侨民都奉献了自己的力量。在江淮军占领网络中心之前把拍摄的短片了回来。从片子上可看出南京的许多政府机构都遭到了攻击。警察厅和武警总队门口的战斗仍相当激烈但中国国会和中央政府已遭到了占领。在一个业余者用长焦红外拍摄的画面里电视台采编人员定格下了一个模糊不清的瞬间。对一般人来说那个画面没有什么意义可我不用看下面的字幕解说便能从上面清楚地了解到了事实:谭康和郭光正与一大群官员一起被押解上车旁边都是荷枪实弹地士兵。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警察局和武警总队那边的抵抗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政变已在事实上成功。
“现在不在场真遗憾啊。”寒寒冷笑着说:“其实一直都后悔扶植了谭康吧?还有我和提都斯这种不听话的家伙迟早一个个的赶下台。”
“你太狭隘了!”我转过脸来严厉地瞪着她说:“你在地面上呆得太久被浮华世界和错综复杂地人际、政治关系搞昏了头脑。实际上我们都不是那么复杂地人。你只要往简单里想就能理解很多事了。”
寒寒耸了耸肩说:“那你说说看吧我今晚是理解不了你为什么叫我来了。就为了用这个电视节目显示你的成功吗?不外是第二个北条镰仓而已有什么可得意地。”
“如果江淮军只是简简单单的一次政变我也许会容许他们这样做。毕竟如你所说谭康做的很多事并不如我的意。”我摇摇头。忽然高声说:“可是那样的人怎么能够寄予期待?一周前马卫到葫芦岛游说探访之后渤海湾里就忽然出现了两艘携带一级战备武装的潜艇。他们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如果我老老实实地接受一切安排等待他们政变成功后到南京去做一个傀儡象征也许没什么。如果有半点不对也许就给炸得粉身碎骨了吧!”
寒寒地脸一下子就白了说:“不可能吧?你……你为什么能知道这些?你又没掌握舰队和海底声纳网的资料。怎么会……”
“这些都不重要问题是我知道了。知道我怎么到这里来的吗?居然要在自己的辖区里化装行动潜行到哈尔滨去坐飞机!”我余怒未消恨恨地说:“那些家伙的野心太大了他们真的有实施那种计划的胆量和计划。”
“那种计划?”
“他们会推翻现行的民主制度……嗯虽然虚伪但从某方面来说。起码还保持了一个共和地局面。推翻之后他们将建立极权制度控制整个国家的力量然后动对外扩张先目标就是日本。这个宏大构想马卫在两年前就跟我说过。”
“可我还是不明白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