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鹿死谁手(三十八) (第2/3页)
自从柴荣驾崩以后宰相范质就对手握重兵的将领们不断示好他不太敢招惹皇族李重进和张永德柴荣对这两名皇族重将一直颇有防范范质虽是宰相只能表面上号令这两人一动真格的这两人他根本号令不动。而对老奸巨滑的袁彦、王彦等人范质有很深的戒心这些老将们经历数朝一个个都是墙头草只认实力不认道义。
范质就把招揽的重点放在了没有什么背景的年轻将领赵匡胤、李继勋、韩世坤等人这几名年轻将领中又以赵匡胤为人最为忠厚实力也最为强劲。
而赵匡胤是柴荣的心腹将领柴荣驾崩之后他也在观望中对于第一宰相地招纳他是表面上不动声色暗中却积极的响应。有了范质为内援赵匡胤很快就升为枢密使。
范质有了将领们的拥戴腰杆也就硬了许多。
只是世界上一切事情都是运动的孤立不变几乎没有。
赵匡胤长着一张宽脸静坐着不说话的时候就如普通的一名将领他默默地听完范质的牢骚道:“澶州水灾死了十几万人是这几年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侯相如此震怒也有他的道理我从大名府回来沿途都是对侯相的赞誉之声。”
范质多年为相如何不懂赵匡胤的弦外之音:侯大勇澶州水灾入手顺应了民情必然会得绝大多数人的支持。
范质冷哼了两声:“若先帝在世肯定是立刻就要澶州众官全部腰斩侯大勇非要把澶州一干人等全部押回大梁受审还弄了一个三司会审澶州王德成把所有罪过都推到了司马郑有林身上郑有林不过是一位养老官难道真有胆子把持澶州官府吞了朝廷钱粮。”
“郑有林的母亲虽然是我的奶娘可是郑有林出任澶州司马却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明眼人都看得出有人是想借题挥。”范质重重地哼了一声:“真是其心可诛。”
赵匡胤脑筋转的很快自从先帝驾崩以来他就处在侯大勇和范质的矛盾之中范质和侯大勇两位权臣都先后向他出了招揽之意范质是文臣他的招揽之意更为迫切暗中提出的回报也更多赵匡胤有意无意的接受了范质的安排。
不过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观察赵匡胤心中也开始犹豫起来侯大勇是将军出身身后有黑雕军支持大梁城内也有为数不少的人马被侯大勇控制更要命的是小陛下和符太后对侯大勇是言听计从说侯大勇如今是挟天子令诸侯也不为过。
这样的对手是不能轻易得罪的。
赵匡胤凝神想了一会儿慢条斯理地道:“侯相是为了澶州百姓请命占着天理只怕很难阻止三司使审案如今之计只怕是要坚决地站在侯大勇一边丢车保卒以图后效。”
范质脸色青如今朝廷重臣有很多都偏向了侯大勇这样一来自己在朝廷上的威望就会大减第一宰相必然会沦为傀儡。
范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