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决战幽云(九) (第3/3页)
从战马上一头栽了下来。
萧子珏战死受到两面包围的契丹军开始遗散此时契丹军有组织的抵抗已经结束斗志高昂的周军四处追杀逃军。
此役五百契丹军受到了一千禁军地伏击仓惶之下几乎被全歼但是契丹骑兵拼死反击也让禁军产生了两百多人地伤亡战斗结束之时何五郎也恢复了常态他骑在萧子珏的战马之上默默地巡视着战场。
五百契丹骑兵被歼灭之后从易州城到拒马河的广阔区域都被禁军控制在手中何五郎也经过此役在军中树立了绝对地威信连苏文森这等老行伍也自愧不如从此甘心听从何五郎调遣。何五郎的任务是切断易县驻军与拒马河北岸的联系此时易州军不敢出战何五郎也就乐得轻闲在拒马河以北安营扎寨。
有数名契丹骑手逃回了易州城李侍力命人用吊篮把这些骑手吊上了城墙。
“我们追了十余里就遇到了敌人伏军萧将军力战身亡其余军士尽陷敌阵。”几个契丹兵伏在地上完全没有了往日的傲慢。
李延寿坐在衙门主座上一幅高深莫测的样子自从哪一小股周军出现在城墙之下他就料定了会是这种结局。等到契丹兵叙述完事情经过李延寿脸上浮起一丝笑容他慢条斯理地道:“按契丹军法主将阵亡其部属当斩。”
几个契丹兵没有想到李延寿脸上笑容可掬嘴里所说之话却如此冷冰冰身体顿时僵在当地。
李延寿冷冷地道:“押下去斩。”几个契丹兵好不容易从战场中逃得性命不料却要被自己人斩他们不甘心束手就缚跳起来就往外跑却被一拥而上的汉军死死按住。
不一会血淋淋的人头就被提了上来。
就在何五郎在易州伏击契丹骑兵之时铁骑军也兵临益津关此战更无悬念契丹益津关守将终延辉慑于大周军威不战而降四月十六日开战以来不过数天大周禁军已经占领了宁州和益津关柴荣对这样的战绩深感满意却也并不感到意外一切都在计划当中。
大军6续到达益津关之后北伐大军未作休整就直扑瓦桥关此瓦桥关和易县以北的瓦桥渡口是两个地方只是不知为何两地都以瓦桥为名。
柴荣不仅有御架亲征的瘾而且直接指挥战斗地爱好按照侯大勇的建议柴荣坐镇益津关指挥全局是最为稳妥的方案但是柴荣否决了侯大勇的建议他命令赵匡胤继续从6路进攻瓦桥关而他亲率汴河水军向西进侯大勇苦劝不止只得跟随柴荣行动。
从益津关到瓦桥关不到九十里的路程水路渐渐变窄汴河水师的玄蛟船已难过通过出益津关二十里之后柴荣便兴致勃勃地率领着五千水师官兵弃船上岸。这五千水师官兵也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水师在侯大勇的特训之下水师官兵可以说是一支“两栖部队”加上汴河水师运输能力极强五千水师官兵竟有五百战马组成一支小型骑兵队。
上得岸来正是春光无限美好之时两岸莽莽荒原莺啼燕舞绿柳垂碧景色十分怡人。水师官兵沿河岸行军要不断绕过小河及沼泽行军度并不快黄昏时分还没有抵达瓦桥关只好夜宿小村落之中。
五千军队围成一个圆阵把柴荣和范质、侯大勇等人团团围在中间柴荣身边的供奉官们均是全幅武装守卫在柴荣帐外以防不测。
半夜时分圆阵之外马蹄声不断不断有瓦桥关契丹游骑在阵外窥视他们见大周军防备森严更没有想到大周皇帝就在营中所以在夜里放了一些冷箭之后契丹游骑也就各自散去。
侯大勇独自居于帐前他对于大周朝北伐经过并不熟悉只是知道柴荣在北伐正顺利的时候突然得了急病致使北伐功亏一篑而眼前这一个场景侯大勇却觉得似曾相识可是思来想去却又想不出任何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