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走向辉煌第709章【雷霆手段】1 (第2/3页)
不过了。
……
……
飞机起飞以后,安在涛一直神态比较凝重,没有说话。马晓强和李月茹也就更不敢主动说什么了,都闷头看着报纸,或者手里的材料。
安在涛手头上有一份《经济日报》,就是当初刘彦最早服务的那家中央经济类型的大报。
在这份报纸的头版处,有一篇关于孟家湾矿难的重磅报道,标题醒目抓人眼球――孟家湾矿难:横在经济展与以人为本间的鸿沟。
这篇报道用某种嘲讽的语调对孟家湾矿难进行了全方面的扫描式报道,看得出来,应该是该报记者从孟家湾矿难现场回来的文章――
“一年前,2o第三版刊登了一篇题为《抓机遇负重任奋力拼搏脱困境再创业谱写新章――南河矿业集团第二次创业纪实》的文章,文中提到:“对于安全管理,南河矿业集团领导决心很大:‘一定要把安全管到万无一失的程度’然而,时隔不到一年,特大型矿难再次生……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值得我们深思。”
“以往遇到小煤矿事故,我们往往下意识地归咎为技术落后、安全设施不完善等等。但孟家湾煤矿却是设施完备、安全投入巨大,因为孟家湾煤矿是模范煤矿和高瓦斯煤矿。这让记者想起了澳大利亚的阿平煤矿,它也是澳大利亚的模范煤矿和高瓦斯煤矿,1979年7月该煤矿生瓦斯爆炸,14名矿工罹难,经整改后,近年来该煤矿年年实现“零伤亡”,阿平煤矿安全法规的头一条就是:“财富再多也抵不上一条命”。煤矿如果现管理人员在决策中把利润看得比矿工安全还重,就会将其逐出管理层。正因如此,阿平煤矿才有了近乎繁杂的安全生产程序、巨大而细致入微的安全投入、严格到苛刻的安全管理。”
“再看孟家湾矿难:采掘布置不合理,井下现场管理和劳动组织混乱,仅事煤井这一个矿井,夜班下井人数3oo多人,白班过5oo人……管理混乱且放一旁,安全设施缺乏也暂且不说,为什么会有这么高密度的人员下井作业?恐怕还是经济利益的驱动。”
读完这篇报道,安在涛长出了一口气。他向坐在一侧的马晓强扫了一眼,见他正恭谨地望向自己,便淡然一笑道,“马主任,你也是在煤矿安监系统工作多年的老同志了,你倒是来说说看,矿难频,屡禁不止,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
马晓强微微有些犹豫,但还是笑道,“安局长,恕我直言,导致矿难生的问题很多。煤炭开采管理混乱,煤炭部取消了,这些矿山便没有了归口管理部门。多部门条块分割的管理势必使安全整顿难以见效。但管理问题只是一个次要问题,要的是我国缺乏一部矿山综合治理、矿山安全、矿山灾害治理的法规。”
“可即使有了法规,地方保护主义也会使法规形同虚设。由于巨大的经济效益,地方在开矿产时求富心切,片面强调放开搞活,导致小煤窑遍地开花,即使没有审批手续也照开不误……”
“安局长,预防矿山安全事故另一重要方面是物防,就是引进一些保障安全的设备。各类型的矿井都应该按照生产许可证的标准,建立完善的通风、排水、运输、防尘和瓦斯检测等系统,提高采掘、运输机械化程度。”
“根据我的了解,全国中小煤矿要达到最基本的安全生产条件,至少需要8o至9o亿元的资金。为从根本上解决安全投入不足问题,国家即将出台煤炭生产企业税前提取生产安全费用的政策措施。据测算,全国规模以上煤炭生产企业每年可以提取安全费用4o多亿元,全国所有煤炭生产企业每年可以提取6o多亿元。提取的安全费用专门用于煤炭生产安全设施投入……但这部分钱却大多没有落实下去……”
马晓强轻轻说着,李月茹聚精会神地在一旁听着。安在涛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