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卷第649章【特稿:自我限权的市委书记】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卷第649章【特稿:自我限权的市委书记】下 (第2/3页)

是一个性格复杂的官员,一个不断尝试着改草而又稍有顾虑的人;他做过媒体记者,文章写得头头是道,理论水平非今之高,却不喜欢被称作学者型官员,而更愿意被称之为实干型干部;他性情平和,却无法容忍下属的错误,曾把人骂得狗血淋头;他有主见,做事雷厉风行,不喜欢废话,厌恶应酬,甚至有点不合群,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简单来说,他是一个有魃力的改革者,一个执著地改变一座北方城市官场习气的市委书记。”

    画面转换间,出现了安在涛坐在沙上的镜头,同时画外音继续响起“但是,他宣称,自己并不是一个什么改草派激进派,他所做的一切都符合政策规定和制度要求,都经过了充分的论证和稳健探索。

    “虽然安在涛并不以改莘派自居,但事实上,他正在力图在某种程度上改变这个地级市乃至这个国家最重要的东西。他改变的是官场生态。

    “他推进干部公选,推进自荐和举荐,强化公共监督,推行政务公开,着手试点公车改革……他提倡干部达投机制的多样性、多元化,试图将更适合做事的官员提拔起来……从此,起码在形式上,想在这座城市里成为一名官员的人,除了要获得组织部和市委领导的认可外,还要嬴得同事和普通百姓的投票……”

    “这些举措招来议论纷纷。有人觉得,这是对官场潜规则的恣意挑衅,必然阻力重重;也有人说,这一系列改革,实质上是市委书记对自己权力的限制;有人则把这一切与民主联系在一起。”

    这一期的焦点访谈除了采访安在涛之外,还采访了一些房山市民和官员,总之是正面宣传,对房山市的做法大加褒扬。但舆论总有两面性,总会有一些媒体瞄准机会另辟蹊径炒作自己。

    在央视焦点访谈节目播出的第二天,燕京晚报就在要闻版刊了一则质疑评论,提出了相反的观点一一《市委书记的自我限权,靠得住吗?》

    “笔者先担忧的是,安在涛推行的系列改革制度会人走政息。这有两个原因,一是他推行的制度是否有足够的配套性制度跟上。更重要的是,潜规则的惯性力量很大,如果继任者不认同他定的制度,或者一些人为了私利,很容易废掉他定的制度,让潜规则重新盛行。”

    “安在涛在房山市推行的制度,无疑是有改革精神的。然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他推行这些制度,却要通过市委书记的身份强硬地进行。也就是说,新制度的制定和推行,仍有人治色彩。改造官场文化,靠个别官员的道德自觉靠不住。”“房山市的干部和百姓碰上安在涛,固然幸运。可如果安在涛不是限权的书记,而是滥权甚至为自己扩权的书记,情况会怎么样?”

    “当然,改革总要有人先行一步,从这个意义上讲,积极改革用人制度并主动自我限权的安在涛,勇气可嘉。但毕竟人们最想看到的,是将权力关进笼子,而不是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