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46章【官员促销第一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46章【官员促销第一人】 (第2/3页)

 王倩等人眼前一亮。这盆栽的苹果确实是太稀罕太别致了,弄一盆回家摆在客厅里,即能当盆景观赏,还能在家里看到成熟的果子,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在来之前,王倩这些记者收了红包。又得了报社领导的暗示,自然明白这是一场人为组织的炒作。因此,根本就没把彭军口中所谓的盆栽苹果放在心上,认为不过是一个噱头。

    但现场一看却吃了一惊,顿时就勾起真正的兴趣来。这不但是一个新型的农产品品种,而且造型美观优雅,就算是单以盆景来看,也很上档次。

    王倩嘻嘻一笑,“安书记,这怎么好意思?”

    “没啥。我们临时聘请几位记者同志作为我们开区生态农业产品的特邀推销员吧,这果树算是样品,哈哈!”安在涛爽朗的声音在现场回荡着,周遭聚集的观众越来越多,声音渐渐变得嘈杂起来。

    突然,一男一女两个记者扛着摄像机挤进人群来,其中一个力多岁留着披肩烫的女记者。淡淡地扫了安在涛一眼,突然道,“我们是央视新闻频道记者,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吗?”

    安在涛一怔,向彭军扫了一眼。见彭军有些意外地摇了摇头,他就明白,这肯定是不清自来的记者。按说这是好事,起码说明炒作已经引起了很多媒体的关注。

    但是,没有经过事先的沟通,安在涛又担心出什么岔子毕竟,他也是媒体人出身,心里很清楚,“安排”的采访和突然的采访,报道的效果很可能要大相径庭。

    不过,大庭广众之下,他也不可能当面拒绝采访。

    他深深地望了那女记者一眼,笑了笑,“好的。”

    “我看到您的名片。您是集山省归宁县委副书记兼资河开区管委会主任,安在涛安书记是吧?”女记者看着手里的名片,大声道。

    “是我。”

    “我对您亲自推销农产品的勇气感到钦佩,但是我同样认为。作为政府官员,您的岗位不应该在这里,而应该在机关上、在制定重大决策的会”里”一一一比起卖苹果。您有更重要的工作需要干!”“刚才,我们听有人说您是在作秀和炒作,对此您如何回应?”女记者的声音很是尖锐犀利,声音里充满了淡淡的傲气。央视记者嘛,在这国内的媒体圈里,总是比较牛气的。

    安在涛皱了皱眉。他的身后,资河开区的一干人等都有些恼火地盯着央视的这两人。路兵则无所谓地坐在那里,东张西望着。

    王倩几人面面相觑,她们认得央视这女记者。她是央视新闻频道某财经栏目的记者,叫马明霞,在圈里也有几分知名度。

    “请您回答。”马明霞紧紧地盯着安在涛。

    安在涛长出了一口气,心里突觉有些诡异。怎么好端端地,突然跑出一个央视记看来跟自己唱对台戏呢?

    他定了定神。淡淡笑道,“如果这也算是炒作的话,我到是很希望媒体来炒作一下我们的农民。我们的农民不像股市,可以炒作赚大。

    “您这是在偷换概念。政府有政府的职能,官员有官员的责任,如果官员们都像您一样跑来卖水果、搞促销,那么,我们的政府机关还怎么运转?”马明霞的话说到这个份上,安在涛已经基本断定,她是有备而来了。

    最起码,也是在一旁观察了很久后,才临时决定的采访。

    她很聪明。话题一直在官员作秀和炒作上头“围绕”企图将安在涛绕进***里。但安在涛是何许人,本来就是玩文字游戏的高手,前世今生的阅历加起来,岂能上她的当。

    安在涛淡淡的扫了马明霞一眼,目光慢慢变得有些深沉起来,他朗声道,“古人有一句话叫“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我们资河开区是生态农业开区,生态农业是我们的唯一主导产业,而展和向市场推销我们的生态农业产品,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则就是我们开区法定的职能责任。”

    “可以这样说。推销生态农产品,就是我这个开区管委会主任义不容辞的主要工作,如果我连进京推销农产品都做不到,那真的是不如回家种红著了。”

    “德国的总理。法国的总统来我们国家推销他们的高科技产品,换取大量的外汇,使他们的产品成批量地打入国内市场,为他们的国家创造了财富,增加了就业机会,因而受到德国或法国民众的欢迎,可我这个县委副书记推销个农产品盆栽苹果咋就成了作秀呢?!”

    安在涛的声音非常淡定清冷,语很快,几半没有给马明霞反驳的松会,他淡淡笑了笑,“请教这位记者,我这样做有什么错吗?”

    马明霞的脸色顿时涨红起来,急切间无言以对。她虽然言辞犀利善于辩论,但毕竟还是耸轻,跟安在涛这个媒体行业的“老油条”相比,她实在是太嫩了一些。

    马明霞悻悻而去。但纵然是这样。当天晚上的央视黄金时间的一档新闻访谈节目中。还是以“作秀的县委副书记”为引子,对安在涛的这次活动进行了某种具有负面色彩的报道。当然,也并不明显。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对于阳光公司的盆栽苹果而言,却是一件大喜事。不管安在涛是不是作秀,这盆栽苹果总是活生生地夺人眼球,经过央视的新闻传播后,知名度肯定大幅攀升。不花钱,做了免费的广告,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安在涛看着电视屏幕里的女记者马明霞,神色淡淡地。孟菊温柔地坐在他的身边。瞥了他一眼,小涛,这种电视曝光对你可不是什么好事你以后要注意了,要是给上面领导种下一个不稳重、不踏实的印象,可不好!”

    安在涛微微一笑,突然抓起电话来给彭军打了过去1“彭军,你马上联系房山驻京办,通过安方渠道正式向央视新闻频道提起交涉,否则的话,我会跟他们诉诸法律!”

    孟菊柔媚地格格娇笑了起来,小涛,这么点小事,你真的要跟他们对簿公堂?我看你是尝到甜头了,想要敲人家央视的竹扛吧。不过,我可提醒你。这央视可不比其他的媒体,腰杆子很硬,你这种“要挟。人家说不准连理都不理!”

    安在涛哈哈大笑起来,“菊姐,我当然知道。我这个小小、的县委副书记,在央视眼里那根本就是一个小蚂蚁”不过,他们理不理都没有关系,我只是借他们再炒作一回,继续为我们的盆栽苹果做做宣传!”

    “对了,菊姐。你让人帮我查查,这央视的女记者马明霞到底是何许人也,我怎么老觉得她是针对我来的。”

    小:,::,:”!,!”!,!”::,

    第二天,燕京几家媒体郑重推出了关于安在涛推销盆栽苹果的重磅报道。燕京经济时报将记者王倩采写的报道放在了头版的倒头条处,标题粗黑醒目:县委副书记进京推销生态盆栽苹果。

    王倩的报道中。用了很大的篇幅对安在涛个人、资河开区进行了大篇幅的介绍述评性报道,而盆栽苹果不过是一个幌子。报道还刊用了一张大照片:安在涛被美观雅致的盆栽苹果包围着,脸上的笑容清朗淡定从容。

    而燕京晚报不仅刊登了新闻报道,对盆栽苹果和资河开区生态农业系列产品的规划进行了美化式报道。同时还在2版上,刊登了本报评论员文章:“有感于县委副书记进京卖苹果。”

    这篇评论这样写道:“人杰地灵盆栽苹果独树一帜。山清水秀生态农业造福一方”一这两条横幅,不禁让人想起《七品芝麻官》里的一句戏词: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一个是卖苹果,一个是卖红薯,同是一个,“卖,字,细心解读一下,不难现,其间却有着本质的不同。这个不同直观的体现了政府与民众最基本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一个是当官的没有为民众服务,所以百姓指着你的背脊骨说:你还不如上大街卖红薯;一个是为当地独品出力流汗。众种务实的平民作风令人赞“但是也有人说,这是作秀,这是炒作。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想起了焦裕禄同志。提起焦裕禄,至今还会有很多人会想起他在风沙中前行,在洪水中跋涉,在工地上挥锹的身影,还会想起他用过的钦个补丁的被子和药个补丁的褥子。同为县委书记,如果所有的县长都能象焦裕禄一样干字当头,象归宁县县委副书记一样肯放下架子站在农博会的展区内声嘶力竭地推销农产品,贴心为群众服务。那才是真正是所有老百姓的福扯所在。”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归宁县委副书记安在涛积极为当地生态农业广集销售信息,身体力行畅通销售渠道,多角度寻找市场。何错之有?据悉,资河开区的生态农业系统工程建成后,每年就可为当地农民带来上千万元的收入。政府搭台,苹果唱戏,群众脱贫致富,地区经济展,这样的吆喝。又何乐而不为?”

    第一波的舆论炒作展开后,正在安在涛的预料当中,第二波的舆论炒作旋即又自展开。

    当然,接下来,就成为了新闻媒体的自追逐新闻热点行为,不需要安在涛他们做什么了。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静观其变。同时,趁着这股东风,赶紧对资河开区的生态农业规划和盆栽苹果进行宣传推介。

    燕京媒体对于“县委副书记进京卖苹果”的噱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农博会开展后的第三天,几乎所有的中央和燕京地方媒体都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报道。而燕京电视台,还在当天晚上邀请安在涛和路兵做了一期访谈节目。

    而正是这个节目提出来的“国内政府官员市场促销第一人”旋即被众多媒体和网络媒体广为引用传播开去。在短短几天之中,安在涛这个名字以及其背后的资河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