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 冲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五章 冲突 (第3/3页)

中,补偿金额严重低于市场价格成为普遍现象。拆迁补偿款就像股市中的股票,不管大客户小客户还是散户,都想在这里捞一

    拆迁评估是拆迁补偿安置金额多少的关键。最有能力和机会克扣、削减拆迁补偿金额的是房地产评估公司。先,房地产评估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拆现率由市场利率、房地产市场行情、平均利润率等综合参数来确定问题,目前拆现率没有固定的参照数字,只能是根据实际情况由评估公司来确定。拆现率是最后算出补偿金额比较重要的一个数字,不能有什么差错,就算是差错百分之零点几,最终的评估结果都会产生很大的偏差。因此,评估公司可以根据开商或者拆迁公司的意图,把折现率的最终结果降低。不仅在折现率上可以如此,在房屋评估报告的其他技术层面都可以这样运作。在拆迁过程中,开商或者拆迁公司是“巨人”而拆迁户是小人”开商和评估公司,甚至政府部门都会利用区域定价时间差来降低评估补偿金。他们一般可以根据政府公布的区域地价进行评估,但问题是,区域定价不是固定的,随时都在变更和升值。目前一些地方政府还不能保证根据市场行情及时调整区域定价,如原来一个区域的定价在四千元尸平方米,但两个月后区域定价升值到了五千元,平方米,此时还没到政府重新公布区域定价的时间,那么被拆迁居民所得到的补偿肯定就少了许多。

    在眼下甚至很多地方根本就不经过这一关,直接谈,坦诚多少是多少。即使是请评估公司,拆迁户在金钱面前,评估公司偏向谁,这不言而喻,开商早已请评估公司做好了评估报告,在公告后即刻开始拆房,拆迁户根本无法介入评估过程。一些地方在土地开和拆迁中,一味地“照顾”开商的利益,不尊重普通群众的财产权和基本利益,何时拆迁、怎么补偿、如何安置,都是拆迁单位说了算,拆迁户只能被动接受,而没有商讨、更没有讨价还价的权利。经过层层克扣的房屋拆迁补偿金怎能不变得越来越少?

    曾思涛看了看拆迁户与拆迁办签订的协议,在本应给拆迁户补偿的电话安装费、电表秒装费、煤气管道费、有线电视费等各个方面降低或者不给。面对这样的“霸王协议”拆迁户的权益如何得到保障?

    曾思涛着着协议没说话。按照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规定,每个项目的补偿金要专款专用。那么这些钱会去了那里呢?

    拆迁办和城建监察都是同属建委的两个单位,赫赫有名,许多在国人心目说得好听一点,是名声在外。说得不好听一点,那就是臭名昭著。有人甚至把这两个部门称之为“东厂西厂”的锦衣卫一样,虽然这样的说法不贴切,但是也可以看出,这两个部门在行政执法上普遍带有强悍和一定的暴力性。

    拆迁办之所以敢于克扣拆迁补偿款。问题还是在建委的领导身上,甚至其根子还在更上面,没有他们的撑腰和支持,这些部门决不至于太离谱,其实观察一个。城市的拆迁办和城建监察的执法动作,就可以大体看出这个地方的领导是一个什么样的风格。

    “问题出在前三排,根子却在主席台。”

    这话真是一针见血的道出了其中的真谛。

    曾思涛虽然知道里面的猫腻,但是家丑不可外扬,政府的脸面还是要顾及的,在这样的场合,这些东西肯定是不能讲的,曾思涛看了一眼金学成,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这对于金学成来说肯定是一个绝好的机会。等到老百姓都散去之后,曾思涛回过身对仍在场的干部说道:“我知道你们工作很辛苦,也很努力,有人恐怕心里也是有些怨言的,觉得夹在领导与群众中间,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这话又对又不对,说对是这样的现象客观存在,说不定是我们的有些干部过分强调本身的权力性,工作方式简单,社会在进步,我们干部的意识也的跟着进步,越来越需要思维上的突破和用智慧来解决问题。即使做不到这一点,最简单的是换位思考,站在大众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这不算很难吧?

    大家住在没有暖气的房子可能在我们心里这不是什么大事,为什么。那是因为我们住的地方不冷啊。大家想一想,上有老小有一家人在那冷飕飕的地方,你们可以试试看,不要把责任简单的归咎于老百姓。我们的老百姓从总体上已经是很善良的了,要学会换位思考,这样办起事情来就就更能贴近社悄民意。

    你们说说,我们每年办了多少实事?如盖楼修路办企业等等,还有惠民工程等等,很多很多,但如果老百姓每天走的门前步道没铺装,下雨积水,他得扛着车子走;若回家打开煤气火不足,晚上开灯没有电。冬天进屋没暖气,早上做饭没有水。下水道堵了找不到人修,,

    所以小事与大事是相对的。“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为老百姓服务为天职,群众的事无论大皆休戚相关,应当尽心竭力为其办好。虽然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也有些群众还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因而,体察民情并及时为之排解忧难,仍然必要。对群众生活疾苦方面的小事”则关注不够。缺乏解决的热情,甚至当群众找来时。门难进、脸难看,一推二拖事难办。这种倾向不引起注意,也会影响党与群众的密切联系。这样说,并非盖楼修路等大项建设不重要。而是搞建设不能不顾及群众生活。群众往往通过干部的行动,通过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来判断我们党的宗旨和作风。如果老百姓的实际问题没得到解决,即使当地建设项目搞得很好,群众仍会不满意。打个比方说,群众不管你钢铁生产多少吨,妇女若到商店买不到夹,也会骂娘。这就好像一个优美的瓷器。我们在做的时候,不小心留了点瑕疵,结果这个瓷器也就废了。那我们这做的这样的大事又何从体现?“勿轻小事小隙沉舟。牵涉群众切身利益的事虽却也关乎人心的凝聚。帮助群众解决问题,也并非就那么难。将群众冷暖真正当一回事,用心去办,这样做了,就能使群众从干部身上看到党的希望,增添对政府的信赖。

    反之,对群众冷暖无动于衰。小事也可能会拖成大事,损害党和政府的威望。

    所以说,小事不小”应该成为我们公职人员的共识,服务群众无小事,这应该是我们政府公务人员的宗旨观念、工作作风的重要体现。切不可漠视、冷待群众的小事。那样我们就会犯大错误的。”

    曾思涛为今天的事情定下聊一个基调,接下来的事情就看金学成如何运用挥了,他想撕开建委的口子。这绝对是一个机会,只要顺着这事,查一查那些被截留的款项……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