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九章 女警察邻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十九章 女警察邻居 (第2/3页)

样,前者是突出出强调快,后者是突出强调好,“稳甘寸入力推进”也一样。有了这两个字,那就会让下面的入月懈孔是强调稳字当头了,大力推进改革就是扯淡了,这两个字只能大家心知肚明,不能诉诸于文字,稳和大力的关系让下面的人把握分寸就好,机构改革的难度是他知道的难度最大的改革之一,按照中央文件规定,这一轮改革必须按照百分之二十的比例缩减编制、裁撤人员。好,减就减,裁就裁,开动员会说,改革了改革了!不合格的通通靠边站!一定要通过这一轮改革,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干部使用体制,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孬种走人,编必裁。接下来制定方案,总的改革原则是处理好稳定与改革的关系,只是这百分之二十的人总是要安排去处的,让在改革中退下来的同志有出路,这些出路是:一、提前退休。反正老了,男人五十五岁,还有五年年就可以退休了,乘改革东风,就早点休息吧!为弥补的损失,工资按提前退休年限分别不同情况加几级,计作退休金基数。女人嘛,那就五十岁以上照此办理。二、不退休,不工作,养起来,工资与上班的人一样照加,此之谓退养。什么样的人退养?各地情况不同,有的是四十五岁以上,有的是五十岁以上,反正都是领导说了算。退养的人可谓是世界上最舒服的了,不上班不工作一样享受工作的待遇!由此可见共和国真是个善于创新的国度,其治国理政方面的创造性,举世无匹,环球称雄。三、工资照拿,离岗自谋职业。当然,文件规定有一定的时限,或三年,或五年,时限一过。自谋职业者可以辞职,可以回来上班。四、转移到同样吃财政饭的事业单位去。据曾思涛所知,没有什么人会愿意去。五、工资照拿,离岗学习,学习费用由财政承担。六、其他。总之,怎么稳定怎么来。改革成效是有的。那就是,机关表面上在岗在编的人少了,但是,有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就是:退休也好、退养也好、离岗学习也好,种种办法,没有一样是停工资、减少财政负担的;另外,减编过程中,领导身边的人是不会少的,压到其他本来人数不多的单位去缩编,搞得这些单位怨气冲天。至于机关效率是否提高、人员素质是否增强,大家心知肚明,曾思涛想起当年曾经有句关于机构精简的顺口溜:改革改革,共和国特色,精简精简,你敷我衍,下瞒上,你骗我,我骗你,一路骗到总理。

    曾思涛也清楚这次机构改革是号称共和国历史上最铁腕和强硬的总理力挺和主导的,算是力度最大的一次,但是即便是如此,最后的结果还是不理想,在这次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尚未完成,各种名目的新机关纷纷成立,所谓机构精简最后还是不了了之,这一轮机构改革为例结果尚且如此,平常就更不用说了,机关精简乃是老生常谈,共和国的机构人员精简,永远走不出膨胀精简再膨再精简的怪圈,倘若说是力度不够,哪一次不是雷霆万钧,举国动员?倘若说是措施不多,哪一次不是能想到的办法都想到了?倘若说是成效不显,哪一次不是战果辉煌?但是,非常奇怪的就是,每次以雷霆万钧之力量、多管齐下之措施换来的精兵简政成果,总是在随后接踌而来的新一轮膨胀所淹没。个中原由,耐人寻味。隔一段时期,机关就要地行裁员、精简,为什么?人浮于事,效率奇低。人浮于事是怎么造成的?还不是掌握予夺之权的人搞特殊化把七大姑八大姨搞进来造成的。皇亲国戚哪里是那么好指挥的,人多了,工作反而没人做了,效率不低才怪。

    不堪重负,于是精简,然则精简真能把那些不干事的、素质低的清除出吗?真的能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奖优罚劣”的用人体制吗?绝不可能!皇亲国戚不会走,德才兼备的必然弃德,有才无德的变本加厉,精英齿冷,贤士心寒!被裁撤的几乎都是没有关系,老老实实做事的人,这些人被裁撤了,各部门的运行都受到影响了,不得已,要不了多久这些岗位的人又会有人进来,想要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干部使用体制,谈何容易。看看现在市里这些跑关系的人就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恶性循环了。每这样的精简多少还是有点危机感,这恐怕是机构精简中比较大的收获了。热热闹闹的精简,本身就是一场瞎忙,收表面效果于一时,埋深层隐患于永久。想想连他这样比较锐意进取的市委书记都头痛,机关精简,注定每隔一段时期要进行一次。

    虽然机构臃肿是顽疾,机构改革是大难题,但是曾思涛也还是希望这次机构改革能够从真正意义上能产生更多的积极的意义,一是要理顺一些机构的关系,政府的各部门利益至上,导致部门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