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三章 好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三章 好事 (第2/3页)

的文章和报道,记得今年好像是国企改革的分水岭,从今年之后,国有企业改革的主线逐步由扩大自主权转向产权改革,由于企业改制这一年也开始出现下岗工人。

    由于国有企业改革背后有着种种利益纠葛,需要不断的利益博弈,所以每一步改革历程都异常艰难。在改革初期,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迅猛展已经给了国有企业强大的竞争压力,在此之前国家解决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扩大企业自主权、承包经营等等,但是原来的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承包经营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政府僵硬地对国有企业管理权实施或收或放的政策,让国有企业一直陷入“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窘境;企业承包是包盈不包亏,很多企业出现了短视和追逐眼前利益的问题,虽然国家6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但是企业的承包人、代理人的短期行为并没有得到克服,出现了所有管理缺位等问题,还有就是企业的盈利留成增加,导致国家的财政收入出现下滑,最严重的时候财政收入连续近两年下滑时间,引起高层的高度重视,有鉴于此,国家当时必须找到一些盘活国有企业的根本路径,“以明晰产权为突破口,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多种形式推进企业改革”的思路下参照试点经验对在一些地方进行推广,成为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突破,效果不错。也是在这一年前后,“抓住少数、放活多数”的产权改革思路开始渐渐萌芽,这时候才开始真正进行股份制改造的深入研究,股份制改造被提上紧迫的议事日程。

    体改委可以说是国务院最有权力的部门之一,王西北也是不为中比较有分量的部级领导了,这次人大会通过了体制改革的几个重要文件,曾思涛估计王西北心情还是不错,的,所以曾思涛也不觉得太紧张。

    曾思涛这些年的情况他肯定早已经知道了,他只是想亲耳听听而已。王西北问了问这些年他和他爷爷的情况,感叹着,他们家找了好久都没音讯,没想到曾思涛能在那样的环境下还能够能够完成大学学业,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让他感到有些欣慰,看向曾思涛的目光更加的柔和,特别问了王怀青事件的事情,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看样子王怀青事件知道的人多了去了,又问了他工作的情况,听说他还在索碱化工工作,也问起企业的情况,作为体改委的负责人之一,王西北显然更关注企业的改革,曾思涛也简略的讲了讲,当然也是希望进一步推进改革,王西北点点头,说干得不错,接着又微微皱了下眉头,说在工厂里还是格局太小了,在下面就要到有价值的地方锻炼,王西北的意思懂经济只是多一种手段而已,政绩也只是一种形式,曾思涛听出他话的意思是更多的要学会为官之道,对上要学会揣摩领导的意图,要有政治敏感性,对下关键还是要学会其他东西,做官也就是用人的艺术。要会识人,用人,管人,曾思涛想大概还得加上会笼络人,打击人。王远生这么说曾思涛知道他也是把他当做子侄辈给予教导了。曾思涛认真的听着。

    王西北的意思是不过他让曾思涛也不要着急,先在下面多锻炼锻炼,听王西北的意思,四河不是王家的势力范围,但是适当的关照应该还是可以的。王西北位置太高,也就是泛泛而谈,虽然是话家常的形式,但是真正谈到这些的时候曾思涛才感觉到了威压,这就是所谓的“官威”吧,曾思涛想还好是他,要是王老爷子和他谈不知道是怎样的一种压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