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 调查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二章 调查组 (第3/3页)

万和全和县长蔡明峰,没现两个人。“哦?我们不会听取任何人的汇报,这件事情我们会认真的调查。这件事情你们就不要管了。”贺主任严肃的点点头,表示知道这事了。

    “恩,我们就给长们服下务,搞一下后勤,给长们解决一下后顾之忧,让领导们全身心扑到调查上。”

    贺主任目光炯炯的看着曾思涛,又看了一眼满头白的田安华,很严肃的问道。

    “你是纪委的老同志,你们市委书记交给你们的任务是什么?”

    “贺主任,有人向我们市委王书记反映,山雾县的领导给上级汇报的情况不属实,让我们下来了解实际情况向市里汇报。”

    王玉生给他们两个确实也是这么交代的,所以田安华也没有心虚的表现,曾思涛心里也是舒了一口气。

    看来调查组的人怀疑他们他们了解到他们的是市里派来打探消息的,贺主任看曾思涛和田安华没有心虚的表现神情才缓和了一点。

    曾思涛他们被剥夺了继续了解情况的权利,曾思涛没想到中央调查组的来得这么快,几乎是他们前脚到,他们也就跟着到了,调查组的人怀疑他们得到什么风声,下来搞名堂的,所以对于他们也防着,这事看来办砸了,曾思涛心里也有些郁闷。不过武阳乡距离县城有几个小时,来回跑肯定比较麻烦,中央调查组一竿子插下来,情况不熟悉,他们的食宿估计还没着落,曾思涛他们几个就厚着脸皮领着管后勤的,跑前跑后帮着安排。晚上吃住的地方还是安排在乡里,调查组一行十几个人,曾思涛建议为了避免乡里的干部骚扰把仅有的旅店给包了下来。

    曾思涛找了个机会,在乡里的供销社里给王玉生打了个电话,王玉生一直联系不上曾思涛心里也是急的上火,中央调查组下来根本就没有通知,省里市里县里都是刚刚才知道不久,曾思涛把白天的事情给他汇报了一下,王玉生不但没有怪罪曾思涛,反而好好的鼓励了他一番,现在省里市里县里都没人敢派人陪同,让曾思涛一定要想办法,跟着调查组,调查组调查的情况曾思涛也叮嘱田科长不要去打探,免得引起他们的反感,把他们给撵走。只要跟着就有机会。

    第一天中央调查组从庆东赶过来也很疲惫,所以当天收工收得比较早,调查组的主要成员回来后,饭菜还有一会才上来,看见满头白的田安华也在忙着,贺主任就把他叫到他一边坐着说话。曾思涛猜测他们调查时也了解到他们并不是来给村民们“封口”的,所以态度也亲切了许多。

    “小同志,你过来。”贺主任招招手向曾思涛招招手。

    “听说你在农村工作过,把一个贫穷落后的乡带成了一个比较富裕的先进乡,讲讲,这是农业部的张处长,他也很感兴趣。”

    看来是田安华在他们面前说了好话,曾思涛心里也是暗暗感激。

    “我在乡里也就是副书记,乡里能够搞起来,都是班子团结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也是农民子弟,真心希望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好,既然领导们想了解一些情况我就抛砖引玉,要想带领农民们富裕起来,一要增收二要减负,特别是像这样自然条件不好的地方,光靠在土地上想办法,农民们要富起来是很难的,要多渠道想办法,一是农副业要搞好,二是让富裕人员出去打工,出去打工一个人一年只要给家里能寄个几百上千块就解决很大的问题了。并且这些出去打工的人到的多是达地区,回来也会影响当地的人改变观念。我们庆东人力资源丰富,富余劳动力多,市里面的劳动局以及市委市府两次过文,要求下面要组织宣传农民外出务工,但是我们今天的了解,山雾县里没很好的执行,至少在我们的了解中,村民们都说,没听见干部讲过,改革开放都十几年了,这里还这么穷,今天一路看了,心情很沉重……三是鼓励农民展农村的其他形式的经济,比如商业啊,农村的小型加工企业作坊之类的,这些企业作坊不但能让农民增收,也能增加一定的财政收入。乡里的财政收入好一些,农民的负担就轻一些……

    现在农村面临着几个比较问题,一是基层干部的思想作风问题,这个问题已经很迫切了,基层有好的班子才能起到带领群众致富的作用作用。二是乱摊派、搭车收费的问题非常严重,不但庆东,四河,乃至全国,都存在这个问题,都把刚刚生活好一点的农民当成唐僧肉,谁见了都要啃一口,三是农村的改革问题,现在农民们反映很强烈的有两大问题,一是负担过重,乱收费多,二是村里的收入是怎么开支的,村民们不知道意见很大,村民们怀疑村里的干部贪了,干部们觉得心里委屈,这往往造成干群紧张,这个问题市委王书记曾经和我谈起过,王书记有一些想法,酝酿一下后想在一些有条件的村里进行试点,实行村务公开和村务监督的制度……账务公开,村民们一目了然,大事要经过村民或村民代表讨论,这样就会减少很多矛盾……当然这些都需要有一个正确的领导,不然流于形式,老百姓就更会骂娘……”

    曾思涛难得有机会在中央下来的领导面前露个脸,太投入了,滔滔不绝的讲了好一阵,直到有人喊吃饭了才停了下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