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 分管工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章 分管工作 (第2/3页)

,曾思涛现在说也没用,那只有等国家国几年后强制要求才行,现在要纸厂主动拿一大笔钱出来,简直是天方夜谭。

    至于团委的工作,要尊重老同志,向老同志学习,曾思涛在很多工作上还是和王静商量着办,曾思涛清楚得很:自己在这里就一临时工,犯不着和王静较真,这团委的工作又是从她手上接过来的,她心里自然有点别扭,曾思涛反正有事商量着办,有功劳也不少她的,先把关系处好。曾思涛尽量和所有的同事处好关系,虚心请教,到时候组织部调查,大家也会说说好话。所以曾思涛在乡里这些干部眼里是个乖宝宝――有能力的乖宝宝。

    曾思涛不愿呆在办公室,就成天往村里跑,了解乡里农村的真实情况,还有广大青年们的想法,玉龙山多地少,富裕的劳力很多,外出打工的还是很少,也就是一些有手艺的人在外面打工,其他多数人都窝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上“修地球”。“修地球”解决温饱没问题,想要家致富,日子过得好一点,光靠“修地球”那是绝对不成的。

    一圈跑下来,曾思涛把情况也基本了解了个七七八八,玉龙乡人多地少,资源贫瘠。原本他先想到的是修路,“要想富先修路”,能够做通农民们的工作,修修路,他在组织个什么青年突击队,秀一把,也就是政绩了。不过,乡里基本上能通公路的都通了,没通的那难度实在太大,曾思涛实地考察了一番,没有国家投入资金支持,光靠农民自身没办法弄,曾思涛的修路大计胎死腹中。曾思涛又想到组织青年们特别是团员们自己创业,只是有条件自己创业的毕竟是少数,形成不了什么大的影响。像什么养殖业这样的东西也不是他的长项。办厂的程序太复杂了,周期也过长,他想找一些短平快的项目,也就是所谓的政绩工程,想到政绩工程,曾思涛有些汗颜――这么快就成官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