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一十四章 马车二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一十四章 马车二号 (第2/3页)

倍!而双马拉的车却连价格都打听不到,用土鲁的说法――太贵。你们不会想买的!

    这让近年富足起来的族长和长老们耿耿于怀,反而激起了“非得搞一辆”的雄心,一时间,甚至还没有样车出厂的双马车竟然空前地抢手,土鲁已经开始有点松动,跟我商量是不是可以订一些出去。

    “急什么?”我拍拍土鲁地肩”让他们再着急一阵子,反正这车还没有试过呢!”

    有了第一辆地经验,实际上第二辆车的技术跨越并不是很高,需要检验地只是车厢扩大以后的车轴承受能力和两匹的协作问题。但第二辆车里有一个比较显著的变化。就是在原来一块平板的车厢里放置了四个座位。当然,实际上能装的人还会更多。毕竟我指的四个座位是以我的身材为标准的,其他地族人坐上去会宽松得多。

    第一辆车只适用于快速的单人运输,或者对少量物资的快速传送,但第二辆车除了能够载好几个人,甚至在物资运输上,载重都不会输给牛车太多。当然,载重量和速度是成反比地,我也没指望马车拉到跟牛车一样多以后,还能快逾奔马。

    试制新马车期间。试验性质的稻田已经插完秧了,我却忙得只是去验收了一下,并没有参加全过程。但明显地看得出来,那些没到过欧且地族人对这种需要复杂水利工程的作物并不十分感兴趣。这让我有些沮丧一一毕竟太昊的地形和欧且那边有很大的不同,而且按我们在大楚码头那边试种的情况来看,粟在雨水丰沛的南方长势并不十分的好,若是在南方的山地上或者会有些不同,但在低洼地上,绝对赶不上在太昊这边的收成。

    稻米毕竟比粟的口感好得多,若从后世的观点看,营养价值也应该要比粟高一些,若能够在太昊的粮食结构中增加一些稻米,那将让我这个在后世吃惯了稻米的人有一些“乐不思蜀”的味道。但是对于太昊这样的“北方”来说,稻米的种植成本远高于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