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九十二章 精耕细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九十二章 精耕细作 (第2/3页)

地面大致平整了一下。最后是用一道土坎将这块地围了起来。并在坎上留了一个溢口,确保田中的水位不致过高,为了耐冲刷,这个溢口用石块进行了加固。为了方便管理,我还在这块弯月亮形地土地中间拦腰筑了一道土坎。宽度可以让两人并排通过,坎上留了一道缺口,方便水中其中一块田流向另一块。

    到这一步,我们就花了十二天。

    欧且人在帮助我们建房方面很是积极,但在造田上就显得很有保留,几乎每天在田地边上都有数十位老弱妇孺蹲着旁观,却没有人肯下来帮一下手。

    6月23日。终于到了放水进田的时候,我们从旁边坡地上的小溪引了一条小型沟渠到田里,很快,近8亩地里就被溪水灌满,并按我们的设计,多余的水从另一边地溢口流了出去。

    这不到半天的时间里,我们砌的“田坎”多次出现渗漏,我带着所有的太昊“农民”站在田边,紧张观察着这道还不甚牢固的水利工程,不停地加固出现渗水的地方。用湿土修补一个个裂口。

    到下午3时许,终于。眼前出现了“8亩烂田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人工湖景象。

    欧且人这下子开始有点明白了:太昊人在造湖!

    看到湖中地水位基本稳定,坎边也不再渗漏,我让战士们截断进水口,水位在溢流位上略降了一点点,终于没再下降,现在我可以用心提高田内的质量了。

    田内的土高低起伏不平,有的地方露出水面很多。有的地方则形成了较深的水洼,这在平整土地的过程中我就有所预料。却没有想到灌满水以后会出现这么大的差距,看来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接下来的两天里,我让田里继续泡满水,没有进一步去管理,而是全力以赴创制最新农具:耙!

    这东西并不复杂,在铜匕首地帮助下,我只花了两天时间就基本成形。一段烧剩的木桩经过修整,其中地一面被修平,背对的一面上我挖出三个通孔,用于系绳。

    麻绳在湘楚号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