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 浪漫传说 (第2/3页)
水火不容,彼此视为生死大敌,却在狩猎中处于交叉区域,不时发生冲突。
但伟大的爱情却是部族仇恨所不能遏止的:两名青年男女在狩猎中相遇,具体过程不可知,却有一个明确的结果,他们相爱了!
两族的长老们大为光火,要求他们分离而不可得,按戎人在这一带的规矩,两族难得地达成了一致意见:把他们交给水神。
谁知这对青年竟然提前得知了长老们的决议,采用了一个在后世比较常用的方法,私奔!
最后两部族的战士追逐这两名青年到达江边,眼看无处可逃,只能委身于“水神”,却绝处逢生地看到江边浮着的一段枯木。
于是两人跃入江中,”抱木浮江”而去。
看来爱情经过千万年,并没有什么质的改变,同样可以让人生死相许,同样可以跨越部族隔阂与仇恨。
随后赶到的长老们看到这对叛逆青年就这么浮在水面上漂向对岸,只得徒呼奈何,却有不甘心的长老受到启发,继而不断有派遣战士浮江探察的情况。
但多次派遣战士的结果并不让人满意:基本上都一去不返。
而此后却有数对青年采取了和第一对同样的策略,抱木浮江而去。
长老们在大江边上祈祷许久,期望从水神那里得到启示,却无一例外地得到神喻:不许再有人渡江!
从此,沿江较近的几个部族互通声息,都相约往北迁移,大江边几乎成为禁地,只有祭祀水神时才派遣长老代表前去。
我对这个消息颇沮丧:看来要当第一个渡江的人已经不可能了!
不过所幸还有让我开拓的空间,因为此前过去的戎族人并没有一个成功返回的,而且事情已经发生在几代人之前,近代还没有人成功尝试过,只要我能成功往返,应该也算是开创了历史吧!
告别了大楚村,我带着200多名族人赶到江边,现在有了更多的物资和人力支援,应该可以更快地推动我的造船大计了吧。
20□□□构的房子散布在码头村子里,每间都能容纳30到40人住宿。码头的建设者们现在还没有为自己建设固定的永久居所,而是创造了一个基本的生存条件,便全力以赴地投入造船。与太昊盛夏时的气候截然不同,这里的温度大约高出近10度,艳阳高照下,族人们仅以简单的兽皮裙或树叶围了一下腰,仍热得大汗淋漓,仅两个多月时间,多数匠人和战士都晒得皮肤黝黑。
我们在大楚时,由于处在丛林中间,包括村子里面都保留了不少大树,还不觉得太热,但一到江边,四望皆无遮蔽,火热的感觉袭来,所带的族人纷纷为自己减载。
我和梅梅稍微好一点,带了自己的麻布衣服,其他的族人大为叹服――这种衣服在大元要流行得多,在太昊却鲜有人响应,估计是太昊比大元要凉爽些,即使是在夏天,也不一定用得上麻衣,纺织作坊出产的麻布只有极少量的做了衣服,多数都成了各种袋子,所以目前在整个太昊范围,大元城的纺织水平仍是最高的,也只有大元城的麻衣产品才能达到我对着装的要求,像眼下我穿的t恤和短裤,以及梅棋逢对手的短裙装,就是出自大元的产品。
看到辛苦劳作的族人身上穿着树叶裙,我对自己身上穿麻衣所体现出来的“小资”特质颇有些自愧――不能让劳动者“工作者”都没有一件啊!就算是制品。还比不上后世的“劳动布”,但总算也聊胜于无吧。
“派一个小队回太昊去。“我对骑兵连长交待。
“族长有什么事情么?“连长知道,一个小队一般在10人上下,主要的任务一般是传达信息或者运输少量而重要的物资,比如锡锭。
我沉呤了半晌,这一个小队还真有不少事情得传达。
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